Manus创始人肖弘
Manus创始人肖弘:90后创业者如何用“手脑革命”改写AI游戏规则**
2025年3月6日,一款名为**Manus**的国产AI产品横空出世,短短数小时内引发全球科技圈震动。其官网因访问量暴增崩溃,内测邀请码在二手平台被炒至**5万元**天价,网友直呼“AI界的茅台”。而缔造这一现象的,竟是一位来自江西小镇的90后——**肖弘**。他用十年创业历程证明,年轻一代正以颠覆性思维重塑人工智能的未来。
**从校园极客到连续创业者:敢想敢做的“折腾”基因**
肖弘的创业基因早在华中科技大学时期便已显露。2011年入学后,他主导开发了校内版微信漂流瓶、志愿填报助手等产品,迅速风靡校园。导师评价他“不仅有独立见解,更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2015年毕业后,他创立夜莺科技,推出企业微信工具“壹伴助手”,服务超200万B端用户,获腾讯、真格基金数亿元投资。这段经历为他积累了深厚的产品化思维与商业化能力。
**押注AI浪潮:从Monica到Manus的“手脑协同”哲学**
2022年,肖弘敏锐捕捉到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成立“蝴蝶效应”公司,推出AI浏览器插件Monica,海外用户破千万。而**Manus**的诞生,则标志着其团队从“工具提供者”向“任务执行者”的跃迁。产品命名源自拉丁语“手脑并用”(Mens et Manus),核心是让AI不再停留于对话,而是像人类一样规划、执行复杂任务,实现“全流程闭环”。例如,用户只需发送指令,Manus即可自动解压简历、分析股票数据、生成可视化报告,甚至异步处理任务,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在权威的**GAIA基准测试**中,Manus更以全面超越OpenAI同类产品的表现,验证了其技术实力。
**“壳有壳的用处”:一场AI平民化的宣言**
面对OpenAI天价订阅的“精英路线”,肖弘选择了一条更普惠的道路。他直言:“这只是Agent进化的起点。” Manus通过开放内测与社区互动,致力于降低AI使用门槛。尽管当前模型幻觉、运行速度等问题仍需优化,但肖弘坚信“壳有壳的用处”——每一个技术外壳的突破,都将推动AI向通用智能(AGI)更进一步。
**结语:年轻一代的“破局者”姿态**
33岁的肖弘,用Manus向世界展示了中国90后创业者的硬核实力:既能扎根技术,又能洞察需求;既敢挑战巨头,又懂敬畏市场。正如他在社交媒体引用莎士比亚的箴言:“趁着高潮一往直前,方能功成名就。” 这场由年轻团队主导的“手脑革命”,或许正是AI普惠时代的最佳注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