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谈考研圈名师“塌房”:不要过于迷信所谓的名师
近日,峰学蔚来创始人、考研名师兼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在直播中谈到考研圈名师塌房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直播里,他批判了“名师效应”,指出考研行业存在“过度神化名师”的问题。部分教师为追求短期效果,过度依赖技巧性教学,而忽视了知识本质,导致学员基础薄弱。他提醒考生“勿过度迷信所谓的名师”,还指出部分老师为炫技,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强调方法技巧,却忽略了对知识点的实际理解与运用。
今年 2 月 25 日,考研成绩公布,知名考研英语老师何凯文宣称自己英语一考了 89 分,还称没上 90 分颇为遗憾。然而,网友发现其查分视频页面疑似拼接,另一考研英语名师周思成也公开质疑其成绩造假,该事件迅速引发热议。3 月 7 日下午,文都教育发布说明,暂停何凯文参与的所有授课、讲座等合作,并表示将加强兼职老师管理。3 月 8 日,何凯文发文承认成绩造假,并宣布退出考研培训。
实际上,此次何凯文事件暴露出考研培训行业的诸多乱象。其一,营销导向掩盖了教育本质,机构为吸引流量,将名师包装成“提分神器”,但其方法论却脱离实际应用。其二,“名师效应”存在弊端,名师个人 IP 与机构营收深度绑定,部分名师缺乏系统性教研背景。此外,行业还存在监管真空与自律缺失的问题,如师资资质不透明、成绩造假成本低。
针对这些问题,业内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向。学员应理性选择,回归知识本位,警惕“技巧速成”陷阱;机构应从“造神”转向体系化建设,建立教师信息透明化公示机制,强化全职教师团队;政策层面,教育部可联合行业协会制定师资认证标准,对违规行为设定行政处罚细则。
此次事件或许会成为考研培训行业的分水岭。短期来看,学员信任度下降,机构面临口碑修复与模式转型的压力;长期而言,有望倒逼行业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向教研标准化。张雪峰的批判与何凯文的退场,标志着考研教育正从“名师时代”迈向“质量时代”。未来,能够平衡商业利益与教育初心的机构才能赢得市场。
最后,为大家介绍几位相关人物的公开资料。张雪峰本名张子彪,是苏州研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联合创始人;何凯文本名何谐,曾是文都考研英语首席主讲名师;周思成是在线教育平台公司“一笑而过”的创始人,全网平台粉丝数约 600 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