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机器狗"进军农业领域:AI赋能开启智慧种田新时代】


  在成都平原的稻田里,一群特殊的"新农人"正整装待发。由成都本土科技企业研发的农业智能机器狗近日正式接入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标志着我国智能农业装备迈入AI驱动新阶段。这款形似四足机器人的智能设备,即将在广袤田野中书写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核心技术突破:仿生设计与AI深度融合**


  这款农业机器狗采用仿生四足结构,完美适应水田、旱地等复杂地形。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阵列包括多光谱成像仪、土壤成分分析模块和温湿度监测系统,配合DeepSeek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实时构建三维农田数字模型。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机器狗现已突破全天候作业难关,在雨天、夜间等特殊环境下的监测准确率仍保持在92%以上。


  **六大智慧农事功能革新传统耕作**


  1. **智能墒情监测**:通过微波雷达探测地下30cm土壤墒情,相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20倍


  2. **病虫害预警**:AI图像识别系统可检测97种常见病虫害,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小时


  3. **精准施肥指导**:结合植株生长模型,生成个性化施肥方案,预计减少化肥使用量15-30%


  4. **作物表型分析**:每小时可完成10亩地的株高、叶面积等生长参数采集


  5. **环境质量监控**:持续追踪空气、水质等28项环境指标


  6. **智能巡田**:自主规划路径能力支持单次续航8小时,覆盖面积达200亩


  **田间实验数据亮眼**


  在崇州进行的早稻试验中,机器狗系统成功将纹枯病发现时间提前7天,帮助农户减少损失约23%。通过动态监测实现的变量灌溉技术,使试验田用水效率提升40%,稻米蛋白质含量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双流区的油菜田应用显示,机器狗的花期预测准确率达到89%,为最佳采收时机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农业图景:从单兵作战到生态协同**


  研发团队透露,新一代系统将实现"蜂群式"协同作业,50台机器狗可管理万亩农田。正在研发的"农业大脑"平台,计划整合气象卫星、无人机等多源数据,构建全域智慧农业网络。值得期待的是,机器狗将拓展至采收辅助、精准授粉等场景,其机械臂夹持力已突破5kg,可完成草莓等脆弱作物的无损采摘。


  成都市农业科技局局长表示,这项创新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预计三年内形成百亿级智能农装产业集群。随着6G通信、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持续融入,这场由成都发端的农业革命,正在重新定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事,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中国式智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