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等亮相。


  雷军表示,今年正好是小米创业15周年,过去15年的创业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五年前,我们下决心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投资核心技术,当时我们就规划了五年要投入1000亿,现在五年过去了,我们大约投了1050亿。小米将继续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走高端化发展的道路,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终端上,让广大的消费者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小米已经连续18个季度排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前三,去年我们销售了1.7亿支手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这相当于每7部手机有1部是小米的,同时我们在持续冲刺高端市场,我们刚刚发布的小米15 ultra表现非常不错,销售也远超预期。同时,小米智能家居的物联网平台连接设备数超过9亿台,这是全球最大规模消费类IOT平台。这一切都表明全球用户越来越认可中国科技创新的价值。第二,四年前我们开始造车,当时我们下决心从底层技术做起,十倍投入,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去年三月,我们正式发布了小米SU7,一亮相,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小米作为汽车产业的新人,在去年短短的9个月时间就销售交付超过了13.5万辆,在行业里也算创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同时,我们敢于跟全球最强的对手比拼,在德国,小米SU7 ultra的原型车跑出了6分46秒874的速度,是纽北赛道史上全球最快的四门车,这些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科技创新。ultra采用的超级电机V8S在已量产的电机中,是全球转速最快也是全球性能最强大的,而这个电机就是我们小米自己研发并且是在我们北京工厂自己生产的。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北京这片沃土,正是这片沃土孕育了小米。”雷军说道。


  周云杰表示,海尔是在山东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企业,我是1988年大学毕业就加入了海尔,见证了海尔全球化的全过程。总结下来,有三个关键词:坚守、创新、共赢。


  第一是坚守,对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的坚守。海尔的全球化之路,没有选择代工那条路,而是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先进入发达国家,再进入发展中国家。应该说,这条路很难走,从1991年批量出口,到2016年在海外市场实现盈利,我们整整坚持了25年。但正是这份初心的坚守,使海尔实现了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已经连续十六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第二是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品牌能否立足世界的关键变量。一个企业要走向世界,必须锚定科技创新这个基点,不断地“寻尖”“拔尖”,才能真正成为“顶尖”。海尔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对标国际标准,实现了突破。记得在201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上,海尔首次提出了冰箱的保鲜国际标准,遭到了一些国家代表的反对,理由是中国不可能从0到1制定一个国际标准。中国人就不能制定国际标准吗?我们不相信,所以海尔坚持自主创新,提出控氧保鲜、磁控保鲜等技术,最终在2020年成功发布为国际标准,目前该标准已经被英国、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海尔目前在全球建立了十大研发中心,陆续推出了200多项原创性产品,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同时,我们牵头制定了100多项国际标准,引领了全球家电的科技创新。目前中国也已经成为了世界家电创新的佼佼者,全球每10件家电专利中就有7件来自中国。


  第三是共赢,融入时代、融入当地实现共赢。面对信息化、数字化浪潮,海尔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融入当地文化实现生态共赢。比如,我们在法国巴黎推出的卡萨帝物联网酒柜,不仅可以智能推荐藏酒,还与当地的米其林餐厅建立了食材的溯源联盟;在非洲,我们与太阳能厂家开发了光储一体的冷柜,不仅解决了断电的问题,同时还开创了“家电就是能源站”的新商业模式。正是这种生态共创,使海尔的海外业务达到53%,中国的海尔品牌得到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喜爱。


  周云杰表示,海尔致力于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数字经济的领航者。2017年,海尔率先推出了以大规模定制为核心、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健康稳健发展,连续六年位居国家级“双跨”平台首位。同时,牵头制定了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的国际标准,填补了国际空白。我们有信心也把卡奥斯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未来,海尔将坚守主业、聚焦实业,聚焦在智慧家庭、产业互联网、大健康三个赛道上,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人工智能是中国企业的时代机会,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不断创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