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外交主题记者会,图为外交部长王毅步入会场。(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


  “我在短视频看到过你跳‘科目三’,还继续跳吗?”


  2024年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外交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中阿卫视记者提问时,认出提问的记者后,随口问了一句。


  上午九点多,会议开始前,南方周末记者在发布会现场看到,原本准备了约360个座位的发布会现场已经”满额“,不少晚到的记者只能站在走廊里。全国人大新闻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早上四五点就有记者在会场外排队了,排队的外国记者比较多。到了早上八点多,距会议正式开始还有两小时,外侧排队的记者人数已经有约两百人。


  会议一开始,王毅在和媒体记者打招呼时也表示:“我听说各位很早就到了现场,我对大家的敬业精神表示钦佩。”


  发布会持续时间约90分钟,王毅共回答了21个问题,涉及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非关系等国际关系问题,台湾地区、南海、乌克兰问题、巴以局势等地区热点问题,以及营商环境、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热点问题。


  谈及中国经济发展时,王毅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以5.2%的增速,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增长。中国发动机仍然强劲。经济外交也是对外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持续推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举措,包括更多支付便利。


  同时,王毅介绍,从2024年3月14日起,中方将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


  南方周末记者观察发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毅常用比喻。


  比如,在回答中方倡导的全球治理方案时,王毅表示,平等的多极化,是要体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不能再允许个别或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不能再允许以所谓实力地位把国家分成三六九等,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允许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


  外交主题记者会上的中外记者们。(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


  在回答中欧关系的问题时,王毅透露,几年前,一份欧盟政策文件给中国同时贴上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三种标签,但事实证明,这种三重定位不符合事实,也不可行,反而给中欧关系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和阻碍。“就好比汽车开到十字路口,红灯、黄灯、绿灯三种信号灯同时亮起,这车还怎么开?”


  在回答台湾问题时,王毅称,台湾地区选举只是中国的一个地方选举,选举结果丝毫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也改变不了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历史大势。“大家迟早会看到一张国际社会遵守一中原则的‘全家福’照片,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此次外交主题的记者会是本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举行的第二场记者会。一天前,3月6日下午3点,梅地亚中心举行了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南方周末记者 李桂


  责编 钱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