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钱二拼社保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杭州人朋友圈都在刷-潮语映月摇号拼社保-了吧?我当时正站在钱二工地边上,看着杭序府那一片塔吊,中介的朋友圈已经炸了:-钱二要起飞了!-这次摇号看着普通,其实暗流涌动,登记1200组、社保入围、65%房源总价低于850万,每一个数字都刺激着楼市的神经。
在杭州楼市蹲了八年,我感觉这次-拼社保-背后,藏着楼市的风向标。
上周六早上七点,潮语映月登记系统一开,销售经理小林就发现后台数据爆了。
-半小时涌入300组,这哪是之前大家说的‘8.5堡’啊?- -8.5堡-是购房者对钱二东板块的戏称。
这块地方夹在九堡和钱江新城中间,三年前栖江揽月轩首开的时候,因为配套不行被各种吐槽。
现在,板块库存就剩13个项目了,潮语映月五开104套,直接社保排序,用实力证明钱二妥妥地挤进杭州改善板块头部梯队。
这像极了2020年奥体三兄弟的盛况,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是限价5.2万-㎡的-末班车-。
限价政策的-时间差红利-体现得淋漓尽致。
招商杭序府的楼面价(52573元-㎡)比潮语映月高了5600元-㎡,这数字能让购房者立马掏出计算器:同样188㎡的户型,价差就是上百万。
更重要的是,其他板块限价都奔着6万去了,潮语映月159㎡的主力户型备案价卡在823万这条-黄金线-上,刚好卡在杭州改善群体的心理价位上。

就像住建部门某专家说的:-政策设计,要像齿轮一样精准咬合市场需求。
-(此处为虚拟化处理)
但你要觉得这是价格战就太天真了,低估了钱二开发商的-骚操作-。
去年十月首开,潮语映月1800㎡的会所设计就被同行吐槽:-限价盘做下沉式泳池,还有利润吗?-现在看,这个-不划算-的操作成了王炸。
我去踩盘的时候,有个王先生说:-滨江的物业+绿城的园林,再配个恒温泳池,这配置放南星桥至少8万+。
-开发商深谙-预期管理-之道,周边二手房普遍6万左右,5.2万的限价加上高端配置,妥妥的倒挂预期,这比什么营销话术都管用。
不过,市场回暖从来不是一个楼盘的事儿。
顺着潮语映月往南两公里,就是招商杭序府,围挡上写着-钱塘封面作品-。
这个规划12幢大平层的豪宅项目,据说起步户型170㎡,最大360㎡,放风价6万+。

有意思的是,两个定位完全不同的项目却产生了奇妙的共振:刚改客群抢限价-末班车-,高净值人群提前布局顶豪赛道。
这种分化印证了住建局年初的内部研判:-2024年杭州楼市将呈现‘哑铃型’结构,刚改与豪宅需求同步释放。
-(虚拟化官方观点)
大家都在为-拼社保-欢呼,但也要注意潜在的风险。
3月要出让的两块地,起拍价比三年前涨了38%,以后的项目很可能突破6.5万-㎡的限价。
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投拓总跟我算过一笔账:按现在的融资成本,钱二地块保本价至少7.2万-㎡。
这让我想起2016年的申花板块,土地成本推高房价,刚改群体被挤出市场。
潮语映月的热销,可能是政策保护期内的-最后的狂欢-。
站在杭州楼市新周期的起点,这次-拼社保-就像一面多棱镜,反映了政策、资本、需求的多重博弈。

限价政策的-保护伞-下,普通改善群体抓住了窗口期;开发商用产品力突破利润瓶颈,重塑行业竞争逻辑;政府则通过土地供应节奏,在稳市场和保民生之间寻找平衡。
玉澜月华1500万的验资门槛即将到来,我们或许应该重新理解-房住不炒-——不是抑制合理改善需求,而是让每个阶段的居住升级,都有对应的产品承接。
这大概就是中国特色房地产发展模式最生动的写照。
深夜写完稿子,窗外钱塘江的潮声隐隐约约。
潮语映月的样板间灯火通明,销售团队在为明天的选房做准备。
在这个普通的春夜,1200组家庭正在做人生的重要决定,钱二板块也完成了它的成人礼。
市场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当社保月数成为购房资格的标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房票价值重估-?江对岸的奥体莲花碗灯火辉煌,仿佛在提醒我们:这座城市的每一次板块轮动,都记录着普通人的安居梦想和城市发展的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