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112项社保服务“全市通办”
望岳讯 日前,我市推出社保业务“全市通办”模式,112项社保业务实现不受地域限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无论在全市哪里参保,都可以选择最近的社保经办网点办理现场业务,全面打通联系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社保业务“就近办”。
对于家住泰山区财源街道办事处旧镇社区的王峰来说,政策带来的便利是实实在在的。“我的户籍地是宁阳县乡饮乡,15年前就在宁阳县人社局开通了灵活就业社保个人缴费账户。”在泰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王峰正在打印社保缴费证明,“我这人不爱研究手机,孩子的学校需要提交家长社保证明,本来还以为得去宁阳,没想到现在在居住地办理一样方便。”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及广泛普及,当前,绝大多数参保单位和群众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足不出户地办理业务。然而,仍有部分群体,特别是老年人,因对互联网操作不够熟悉,更倾向于前往线下办事大厅办理社保业务。以往,他们需前往参保地办理,往返奔波,耗时费力。而“全市通办”模式的实施,打破了社保服务的属地化管理壁垒,使得参保单位和群众在全市范围内任一社保经办机构均可申请办理相关服务事项,实现了社保业务的跨区域办理,显著缩短了这部分群体的业务办理路程,为参保单位和群众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据了解,按照“高频事项优先、分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2023年12月,泰安市人社局首次推出了第一批43项社会保险“全市通办”业务,2024年11月,将“全市通办”范围进一步扩展至112项面向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社保服务事项。
随着“全市通办”模式的推出,社保业务的全量服务已经扩展到全市所有的社保经办网点。这些网点不仅包括市级和县级的政务服务大厅,还包括分布在全市各地的88个基层站所平台,以及那些具备业务支撑能力的社区(村)服务站和合作银行网点,真正满足群众“就近办”的需求,使得他们能够在更近的地方办理各类社保业务。
位于泰山区岱庙街道的通天社区,辖区面积仅14.5万平方米,服务管辖着688户1538名常住居民、360余家企业商户。“自从社保‘全市通办’业务下放到我们社区以来,每个月都要为二三十名群众、商户办理相关业务,以临退休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居多。”通天社区社保服务站工作人员石义霞介绍。
“全市通办”的模式是通过给经办人员赋予“泰安市全市通办柜员岗”业务经办权限,实现全市社保业务的通办,即各级经办机构大厅前台、基层平台窗口变为全市社保业务的综合柜员前台,可以受理在全市任意一经办机构已参保单位和人员的社保业务,并将业务推送至参保单位(参保人)所属经办机构进行业务复核、办理的经办模式。
在农村地区,“全市通办”的便民性同样突出。泰山区省庄镇后省庄村依托村网格化优势,将人社服务落实到每一位网格员身上,开展“一对一”待遇资格认证服务,方便退休人员自主认证,并开展特殊群体关怀服务,为高龄、独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一对一”上门认证服务。
据了解,截至10月底,2024年泰安市“全市通办”办理各类社保业务5300余件,既能满足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自主选择的合理需求,又能建立“管理分区域、服务不分区”的“同城同质”服务新格局。
来源:望岳新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