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4月起上海综合保险可全额转社保,缴费年限折算大调整!


  上海综合保险4月起全额转社保,缴费年限折算重大调整!重磅!


  重磅!上海4月起综合保险转社保可全额,缴费年限折算有新调整!


  4月起,上海综合保险转社保能全额,缴费年限折算重大调整!重磅资讯!


  上海综合保险转社保有大动作!4月起可全额转,缴费年限折算调整!重磅!


  2025年4月,上海市的人社局、医保局、税务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做好本市原“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相关后续工作的通知》,明确自4月1日起,原本的综合保险缴费能够全额转至职工社保,与此同时,养老保险和医保的年限也会被同步折算。此项政策弥补了上海社保体系在历史上存在的空缺,使超过50万的外来务工人员从中受益,这也表明超大城市在民生保障方面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


新政核心:全额转移+年限折算,养老账户增值

  按照相关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并且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参保人员,能够把综合保险里的老年补贴全额转至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之中。其缴费年限是依照老年补贴数额在当年社保最低缴费基数里所占的比例来换算的,每1年的综合保险能够换算为0.35年的社保缴费年限。就像参保人缴纳6年综合保险的话,就可换算为2.1年的社保(6乘以0.35),这等同于25个月的缴费记录,能直接提高养老金的计算基数。


已退休人员补救措施:退补贴、重算养老金

  已退休人员可在政策下进行灵活选择:


  1. 那些尚未领取老年补贴的人:直接申请将其换算为社保年限,从次月开始按照新的标准发放养老金。


  对于那些已经领取补贴的人来说,能够退回已经领取的款项(人均大概3万元左右),然后重新核算养老金的待遇。这一做法能够保证早期参加保险的群体不会由于历史制度的不同而遭受损失,其退休金预计每个月能够增加800到1500元。


未退休群体:补缴窗口期至2025年底

  参保人尚未达到退休年龄时,如果社保年限经折算后少于15 - 20年,在退休之际能够一次性补缴差额。不过要留意:补缴的年限加上折算的年限总共不可超过3年,并且补缴的基数是按照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来核定的。比如,有一位职工需要补缴2年的社保,以2024年上海社会平均工资11396元来计算的话,每个月需要缴纳11396×60%×24% = 1641元,两年加起来大概是3.94万元。


办理方式:线上3分钟搞定,警惕中介陷阱

  参保者能够借助“随申办”APP中的“综保转社保”模块自行申请(此功能于4月21日开放),系统会自动生成《补缴建议书》;在全市23个社保中心专门设置的窗口线下提供人工服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官方途径自始至终都是免费的,要小心“代缴中介”收取高额的手续费。


  政策的深层意涵:由“制度补丁”迈向“公平托底”


  这一回的改革不但化解了2002 - 2011年期间综合保险与社会保险衔接方面的棘手难题,而且还释放出三重红利:


  在个体这一层面,养老金“多缴多得”的原则得以施行,那些缴纳了10年综合保险的人员,其退休金或许会增加一倍。


  在城市这一层面,预计能够吸纳150亿元的补缴资金,从而舒缓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在制度这一范畴内:破除户籍方面的阻碍,外来务工人员的医保报销比例最高能够达到95%,享有和本地职工相同的权益。


  有一位在上海打工长达20年的建筑工人曾这样讲:“过去老是感觉综合保险属于‘二等社保’,如今终于能够理直气壮地养老了。”这一延迟了14年才出现的制度突破,正在给城市的建设者编织更为坚实的安全保障网。


  信息来源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所发布的《关于做好本市原“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相关后续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可参考上海市医保局官方新闻发布会以及《解放日报》《文汇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