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区本周亮点工作回顾
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闯关”到“回家”——微服务里的社保温度
“姑娘,我这个养老认证...”70岁的王奶奶刚走进建设银行城东支行的社保服务专柜,工作人员就快步迎了上来。“王奶奶,您来得正好,这里就能办!”这样的暖心场景,如今在城东区的银行网点、镇街道服务中心随处可见。“以前来办事像‘闯关’,现在像‘回家’!”王奶奶的感叹道出了很多群众的心声。在城东区,社保服务正在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适老服务,银发群体的“贴心袄”。走进城东区政务服务大厅,轮椅、老花镜、急救药箱一应俱全,专属工作人员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打造了“接待—帮办—代办”的全程陪伴式服务。“从取号到办结都有人指导,又快又省心,你们现在的服务真的好啊。”社保局工作人员们经常能听到群众这样的评价。今年来,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真正实现“服务送上门”,这样的温情服务已惠及30多位老人。
服务下沉,百姓身边的“便利店”。“没想到楼下的建行就能办社保卡!”周家泉街道的居民李先生惊喜地发现。城东区将社保服务延伸至辖区13家银行网点、8个镇街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社保服务圈”。在大众街街道先进村,工作人员小孙正在帮助村民进行养老待遇认证:“现在我们村上有需要认证的老人,跟我说一声,我顺手就帮他们认证上了,省时又省力。”
智慧社保,指尖上的“便利贴”。依托“青海人社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青海人社通”等,城东区实现150项事项“一网通办”、44项事项“掌上办”、90项事项“自助办”和33项事项“跨省通办”,企业社保开户、个人权益单查询等高频事项均“零跑腿”。今年已有95名灵活就业人员线上完成参保登记,办理养老保险跨省转移209件。
社保课堂,送上门的“政策通”。“阿爷阿奶们注意啦!”在城东区下南关街社保业务骨干用青海方言讲解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将一张张爱心小卡片递到群众手里,吸引了不少过往群众的目光。“以前政策宣讲像‘大锅饭’,现在我们按需‘点菜’,管饱又实用!”刚结束一场社保政策直播培训的企业专管员说。今年来,已开展不同规模的“社保课堂”6场,惠及群众300余人次,解答诉求70余条,实现从“窗口等客”到“上门送餐”的基层服务“微循环”,让政策红利直达末梢。
延时服务,上班族的“解忧站”。周六上午,城东区政务服务大厅依然。“没想到周末还能办业务,这个服务太贴心了!”刚查询完人事档案的张女士为延时服务点赞。城东区人社局推行“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末不休息”的便民措施,解决上班族“工作时间没空办”的难题,让群众办事更舒心、更便捷。
“群众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如今,从银行网点到镇街道服务中心,从线上办理到线下服务,城东区的社保服务网络越织越密,让“民生温度”触手可及。



监制/阿文瑞 责编/张红娟
编辑/张滢滢
供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