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疆各地迎来秋季大丰收,工作队田间地头帮抢收







新疆晨报讯(文/图 记者 段小利 通讯员 康春霞 高一 张龙隆 王荣 李萍 张静)摘葫芦、收秋葵、打核桃……眼下,正是丰收季,新疆各地州“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也没闲着,活跃在田间地头,帮种植户抢收丰收果实,现场解决丰收中遇到的困难,忙得不亦乐乎。
塔城市:西葫芦金灿灿 种植户喜开颜
9月,在塔城市博孜达克农场炮台村,有一片金灿灿的土地格外亮眼。
炮台村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此前种植结构单一,又因受市场环境影响,村民收入不稳定。塔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驻博孜达克农场炮台村“访惠聚”工作队为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合作社+农户+党支部”的模式,与一家专业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协议,明确了保底收购价,在村里引进种植了600亩西葫芦。老百姓种地,党支部兜底,消除了农户的疑虑。
如今,600亩西葫芦成熟,地里呈现一片金灿灿的丰收景象。连日来,村民和工作队的队员忙着在田间地头收西葫芦。
村民刘文平笑呵呵地对前来帮忙的工作队队员朱思帆说,“今年我种的葫芦瓜亩产在150公斤左右,收入肯定要超过去年。”
青河县:万亩油葵丰收 村民地里“刨金”
金秋9月,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萨尔托海乡萨尔托海村万亩油葵迎来丰收季,田间一派喜人的景象。
“今年油葵长势好,我家种植的50亩油葵预计产子8000公斤,能实现收入3万多元,除去农药、种子等花销,能收入2万多元。”种植户哈力别克·木哈买提说。
青河县畜牧兽医局驻萨尔托海乡萨尔托海村“访惠聚”工作队自入驻以来,把推进葵花种植、发展延伸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抓手,鼓励牧民种植油葵、打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并请来技术人员教他们耕种、浇水、施肥。
工作队还立足萨尔托海村牧民定居新村人多地少的现实,组织他们到附近的油葵田里打工增加收入,目前,全村已有120余人加入打工队伍。
昌吉:打瓜熟了 工作队帮采收
9月14日,在昌吉州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的打瓜地里,昌吉州人社局驻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和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打瓜。
“前几天连续下雨,无法采收打瓜,今天天气晴朗,大家都忙着采收打瓜,普遍人手不够,幸亏有工作队来帮忙。”柳树河子村村民腾金禄说。
柳树河子村长年以种植小麦为主,今年工作队以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新产业为着力点,通过“订单+农户”的方式,鼓励村民种植特色农作物,全村今年打瓜、葫芦的种植面积超过了7000亩。
昌吉州人社局驻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曹娟说:“现在打瓜籽的收购价是每公斤11元,每亩可产打瓜籽160公斤,扣除成本,每亩收入在1200元以上。”
据了解,入秋以来,驻村工作队已帮助部分村民采收、晾晒、装车打瓜籽十余次。
沙雅县:工作队卖核桃 暖了居民心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如果没有工作队帮助,我的核桃到现在都卖不出去。”居民海尼沙汗·买买提激动地说。
正值核桃成熟的季节,本应高兴才是,但沙雅县沙雅镇花园社区花园村的居民海尼沙汗·买买提却高兴不起来,67岁的她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眼看着核桃熟了,却因身体状况差而无力采摘核桃。
沙雅县商信委驻沙雅镇花园社区“访惠聚”工作队在走访过程中得知此事后,主动到海尼沙汗的园子里,帮她打核桃、装袋子,并动员亲戚朋友在QQ群、微信群里转发消息帮她销售核桃。这才几天,就有很多人陆陆续续来到海尼沙汗家里买新鲜核桃。
9月19日,包工头马宝军来到海尼沙汗家,一下买了100公斤核桃,他说中秋节快到了,买来送给工人尝尝鲜。
温泉县:工作队牵线 葵花子全卖了
眼下,在博州温泉县哈日布呼镇埃勒木图村,一片片金黄色的葵花遍布四周,沉甸甸的葵花盘将葵花的“腰身”都压弯了。
为帮助村里73户食葵种植户抓紧时间采收,博州宣传部驻温泉县哈日布呼镇埃勒木图村“访惠聚”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方联系了200多名采收工人,目前晾晒、脱粒、装袋正在有序进行中。
“今年第一次尝试种植葵花,没想到产量这么高,亩产达到了280公斤,每亩纯收入可达1000元,明年我还要种植食葵。”村民方富说,多亏了工作队多次邀请专家和种植大户,通过农牧民夜校、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大家进行种植指导,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下,今年的食葵粒饱个大、空壳少、品质优,获得了大丰收。
在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埃勒木图村的千亩葵花子已被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厂家订购一空。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