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43项社保“全市通办”服务运行 减少奔波提升办事效率
11月22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泰安市社会保险业务“全市通办”新闻发布会,泰安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魏炜在答记者环节,介绍了“全市通办”运行的具体情况及带来的便捷之处。

据介绍,“全市通办”突破了传统社保业务属地化管理的限制,参保单位和个人无论在全市范围内的哪个经办机构参保,都可以选择距离最近的社保经办网点办理相关业务。这一模式极大地减少了往返奔波的情况。例如,以往一些参保企业由于办公地点和参保地的距离较远,办理业务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而“全市通办”推行后,企业可以直接在附近的社保大厅完成全部业务,无需再跨县市区来回奔波,从而大幅缩短办理时间。
在首批43项“全市通办”业务中,主要覆盖了登记、查询打印类的高频业务,包括待遇资格认证、个人权益记录查询、参保缴费证明打印、社保关系转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等。这些业务的跨区域办理便利了大量在不同县市区工作和居住的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据统计,这两类人群在跨县市区办理的业务量中占比最高,充分说明“全市通办”在实际运行中的广泛实用性。
与此同时,“全市通办”模式还为老年群体提供了有力支持。针对部分老年人对互联网办事不熟悉的情况,传统模式中他们往往需要返回参保地办理相关业务,十分不便。而“全市通办”后,这些老年参保人员可以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服务网点完成业务办理,真正实现了“少跑腿”。据统计,在首批试点的43项业务中,现场办理和咨询的老年人占比明显较高,充分体现了这一模式在适老化服务方面的优势。
“全市通办”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泰安市社会保险服务迈向更加高效、便民的新时代。通过有效分配服务资源和优化经办流程,这一模式不仅缓解了参保人员集中地区窗口的业务压力,还提升了全市社保服务的整体效率。未来,泰安市将继续扩大“全市通办”业务范围,让更多参保单位和群众充分享受到这一便民举措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闪电新闻记者 程志 泰安报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