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断缴少缴,影响究竟有多大?

  社保,作为我们生活的重要保障,与养老、医疗、生育等权益紧密相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社保缴纳不足或断缴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劳动者的权益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从养老方面来看,社保断缴或缴纳不足直接影响养老金的领取。我国养老保险遵循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原则,断缴会导致缴费年限减少,个人账户积累金额降低。


  医保方面,影响同样显著。社保断缴次月,医保通常就无法使用,断缴 3 个月以上,再次补缴还会有 6 个月等待期。在这期间,生病就医的费用都需自己承担。小李因公司社保断缴,生病住院花费了几万元,却无法报销,经济负担沉重。


  生育保险也不例外。社保断缴会导致生育津贴和产检报销无法享受,对备孕或正在孕期的女性来说,损失巨大。小张怀孕期间公司社保断缴,原本能领取的几万元生育津贴泡汤,产检费用也只能全部自费。


一、维权途径大盘点

  面对社保断缴少缴的问题,劳动者千万不能坐以待毙,有多种维权途径可供选择。


(一)行政途径:投诉与稽核

  当发现公司存在社保缴纳问题时,首先可以考虑行政途径,即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稽核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劳动者只需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就能要求对用人单位的社保缴纳情况进行核查并责令补缴。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社保经办机构有权直接要求用人单位限期补缴,并且无需以劳动关系确认为前提。这就意味着,无论你和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争议,都能通过这一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社保权益。而且,补缴社保没有追诉期限制,哪怕未缴行为已超过 2 年,劳动者仍可要求查处。


  要是用人单位拒绝补缴,还能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一旦投诉成功,行政部门会采取强制措施,比如划拨账户资金、查封财产等,以此来追缴欠费。


(二)劳动仲裁与诉讼:争取经济补偿

  除了行政途径,劳动仲裁或诉讼也是重要的维权手段。


  如果用人单位未建立社保账户或险种不全,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按工作年限来的,每满一年,用人单位就得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要是社保无法补缴,劳动者还能索赔损失。


(三)司法途径: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

  在某些情况下,司法途径能为劳动者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当社保行政部门以 “超过 2 年时效” 为由拒绝对用人单位查处时,劳动者可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这是因为社保行政部门有责任对用人单位的社保缴纳情况进行监督和查处,不能随意以时效为由推脱责任。


  而在民事诉讼方面,若劳动者自行垫付单位应缴的社保费用且金额明确,可起诉要求返还。这种情况属于不当得利返还,劳动者有权利追回自己垫付的费用。不过,因缴费基数低导致养老金减少的退休待遇差额问题,需通过行政诉讼或社保待遇调整程序解决,法院一般不直接受理民事索赔 。


二、特殊情况特别对待

(一)缴费基数不足怎么办

  有些用人单位会耍小聪明,按低于实际工资的基数缴费。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通过社保稽核要求重新核定基数并补缴差额。比如,小刘每月工资 8000 元,但公司却按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为他缴纳社保,这显然损害了小刘的权益。小刘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稽核,让公司重新核定缴费基数,补缴差额。不过要注意,此类争议属于行政范畴,法院是不受理民事索赔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要走行政途径来解决 。


(二)临近退休发现缴费不足咋处理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临近退休才发现缴费不足。这时候,劳动者应尽快申请社保稽核,由社保机构责令单位补缴。千万不能自行补缴后却未通过行政程序,否则法院可能不支持追偿。


三、错误维权 “雷区” 别踩

  在维权过程中,有些 “雷区” 可千万不能踩,否则不仅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还可能带来更多麻烦。


  自行委托第三方代缴社保,看似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实际上法院并不认可此类费用追偿。这是因为社保 “挂靠” 代缴属于违法行为,2022 年 3 月 18 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规定,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会受到相应处罚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千万不要选择这种方式。


  未经稽核直接起诉补缴社保,也是不可取的。法院通常会驳回此类诉求,因为按照规定,需要先通过行政程序,也就是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稽核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只有在行政程序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能考虑通过仲裁或诉讼来维权。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退休后主张待遇差额。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社保待遇调整程序来解决,而不是民事诉讼。因为养老金待遇的调整涉及到社保政策和相关行政规定,需要由社保部门来进行审核和处理 。


四、总结

  社保问题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当遭遇社保缴纳不足或断缴时,劳动者应积极维权。维权途径多样,行政途径、劳动仲裁与诉讼、司法途径各有其适用场景,特殊情况也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但在维权过程中,要避免走入错误的维权 “雷区”,同时注重证据的收集、程序的遵循以及行动的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