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交社保13年,后续交灵活就业社保能与职工社保合并吗?
“单位交了13年社保,之后转灵活就业还能合并吗?退休时会不会算总账?”这是许多职场人转自由职业时最关心的问题。
一、职工社保与灵活就业社保可以合并吗?答案是可以!根据《社会保险法》及2025年新规,职工社保(单位缴纳)和灵活就业社保(个人缴纳)均属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畴,两者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只需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即可。- 合并核心逻辑:两者同属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缴费年限可累计叠加,个人账户余额自动合并。 - 注意事项:合并仅针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无法合并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职工社保包含五险)。 二、合并社保的四大关键步骤1. 停缴灵活就业社保- 找到新单位后,需先暂停灵活就业社保缴费,由单位重新开通职工社保账户。 - 操作路径:登录当地社保局官网或支付宝“市民中心”申请停缴。 2. 申请社保关系转移- 向新参保地(单位所在地)社保局提交《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并附身份证、社保卡等材料。 - 线上办理: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或微信小程序“电子社保卡”提交申请。 3. 合并缴费年限与账户- 社保局审核通过后,原灵活就业社保的缴费年限与个人账户余额将并入职工社保账户,累计计算总缴费年限。 案例:上海张女士单位缴费13年,灵活就业缴费7年,合并后累计20年,满足退休条件。 4. 确认合并结果- 登录社保平台查询“缴费记录”,确保年限与金额无误。如有问题,需在退休前及时补正。
三、合并后的养老金如何计算?
养老金由 “基础养老金”和 “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合并后待遇显著提升:
1. 基础养老金= 退休地社平工资 × (1 + 平均缴费指数) ÷ 2 × 总缴费年限 × 1% - 总缴费年限:职工+灵活就业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如13+7=20年)。 - 缴费指数:灵活就业期间若按高基数缴费(如100%或300%),可拉高整体指数,提升养老金。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职工账户余额 + 灵活就业账户余额)÷ 计发月数 - 计发月数:60岁退休为139个月,延迟退休年龄则相应减少。
案例测算:北京王先生,职工缴费13年(基数8000元),灵活就业缴费7年(基数10000元),合并后总缴费20年,退休时社平工资12000元。- 基础养老金 = 12000 × (0.8 + 1.0) ÷ 2 × 20 × 1% = 2160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 =(13万 + 16.8万)÷ 139 ≈ 2143元/月 - 总养老金 ≈ 4303元/月四、合并社保的三大注意事项
1. 户籍限制 - 灵活就业社保通常需在户籍地缴纳,但2025年新规允许部分城市非户籍人员参保(如深圳、杭州)。 2. 缴费基数选择- 灵活就业期间建议按高基数缴费(如100%~300%),以提升平均缴费指数,退休金更高。 3. 退休年龄统一 - 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一般为55岁,但若职工社保缴费满10年,可申请50~55岁弹性退休。
五、2025年新规红利:合并社保更便捷
1. 全国统筹推进:跨省转移流程简化,线上办理时效缩短至15个工作日。 2. 缴费年限累计:即便多次中断,只要总年限达标(2030年后需满20年),仍可正常退休。 3. 社保补贴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可申领4050补贴(最高返60%缴费),降低合并成本。 结语:职工社保与灵活就业社保合并,不仅是政策允许的“常规操作”,更是优化养老待遇的关键策略!2025年新规下,转移流程更便捷,缴费年限无缝衔接。(养老规划罗姐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