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宣传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


  近年来持续深入推进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


  取得较好成效。


丰富精神心理卫生资源
市精神卫生中心(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经过异地新建等措施进行升级改造,于2023年获评省级基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并在同年10月承办珠海市第四期暨本土化第一期基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班。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有效缓解人才紧缺局面,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科学整合心理援助热线青少年服务专线、心理科普体验馆、儿童青少年门诊、早期干预病区和心理康复中心,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创建珠海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心。中心建设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框架下,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供心理健康技术支撑、宣传科普和咨询转介等服务。


  推进“家-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联盟试点工作。2023年我市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家-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联盟,首批纳入3所市直属试点学校并逐步向全市推广增至7所学校,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副校长作用,为学生及家长提供便捷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一是每学期协调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工作,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化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评估体系;


      二是做好校园心理日常监测,联合制定具体有效的个性化帮扶举措,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家庭心理教育水平;


      三是开展高危个案早期干预,研判需要住院治疗个案并协助转诊,对出院后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定期跟踪咨询,为康复期的学生提供长期的心理支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心理援助计划;


      四是强化心理教师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每年安排学校心理教师到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临床跟岗学习;


      五是强化心理健康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
结合每年5.25“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交通工具、地标建筑、线上科普教育宣传、报刊电台、专家讲座、音乐治疗、义诊义卖等多种形式和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帮助群众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加强合作,共同创造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

  珠海还做了哪些精神卫生工作?


  一起来看看!


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治疗保障

  《珠海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待遇和管理办法》规定包括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内的参保人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80%(退休职工为85%),且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规定精神类疾病(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强迫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为中额费用门诊特定病种。


  同时,认定1种中额费用门特的社保年度支付限额为6000元;同时认定2种中额费用门特的为8000元;同时认定3种及以上中额费用门的为10000元,且所有行政区均已实行门诊一站式结算。经办理长效针剂门诊专项的患者,由医保统筹基金根据其参保类型,按照住院比例(90-94%)进行支付,计入其本年度住院核准医疗费用累计,最高支付限额可达40万元。


拓宽精神心理卫生内涵

  我市心理援助热线(0756-8120120)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群众提供免费专业情绪疏导和心理援助辅导,共设六席,7天24小时运作。


  截至目前,市心理援助热线累计接听超30000次,心理援助热线服务人群覆盖全市,辐射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10月,通过整合原有珠海市心理援助热线资源,正式开通珠海市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专线(8120120-1),截至目前,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专线接听近4000通,在处理未成年人心理应激和预防心理行为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组建队伍,我市成立并运行首支精神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累计进行干预1000余次,有效预防了极端事件的发生。


规范社会心理服务行业
2023年,珠海市精神心理卫生协会牵头,建立健全规范社会心理咨询服务行业机制,通过摸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基本情况,制定《珠海市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评价指南(试行)》和评价标准,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珠海市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的通知》,对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进行星级评定,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人才信息库,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评价体系,引导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组织自觉遵守行业规则、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等,提升心理咨询服务质量,逐步实现第三方专业机构和公益组织的规范化、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
新闻知多D

  我市现有设置精神专科床位的医院9家,其中精神专科医院6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3家;按办医属性划分,其中4家公立、5家民营。


  市级设置精神科床位的医院共有3家,2家精神专科医院为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珠海瑞桦心理康复医院(民营),1家综合医院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区级设置精神科床位的医院共有6家,其中民营4家,分别为珠海白云康复医院(香洲区)、珠海慈爱心理医院(金湾区)、珠海慈爱康复医院(斗门区)、珠海心宁康复医院(斗门区);公立综合医院2家,分别为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金湾区)、斗门区侨立中医院(斗门区)。


  市及各行政区均拥有精神专科医疗机构,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让我们携手并肩,


  共同守护健康心灵!


  胡洁婷/责任编辑


  阳紫微/编辑


“星标”珠海特区报不错过每一条精彩内容

  最近微信又改版了


  如果不“星标”?


  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