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母亲的川骨求医记
谈骑龙湖公园前请允许我先上地图
骑龙湖公园与四川骨科医院天府院区比邻而居
与骑龙湖公园的相遇纯属偶然。
因同学意外摔伤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治疗。探望她时,无意间得知川骨在西部地区很牛,有些科室甚至在全国都是最好的。
突然想到母亲自去年腰摔断手术后一直疼痛不减,萌生了找专家再诊断诊断的念头。
提前预约了名医馆的专家号。周末回家接上母亲就来了。
第一天,按约定时间早早到院签到,等见到医生已近下班时间,还好赶在下班前把医生开的检查项目做了两个,留下一个測骨标四项的只能第二天一早空腹来(护士说检验科强调空腹准确些,不必花冤枉钱)。
第二天,母女俩七点十分就出家门了(怕挤早高峰的地铁)。赶到医院护士还没上班,抽血室门口已是长龙。好在今天除了这一项,其他都做不了,不急,等。(抽血结果中午才能出来。昨天看病的专家周四才出诊,却在我的一个犹豫之下没号了。而下午的骨质疏松专科门诊的号昨天也被抢完了,好在抢上了第三天上午的号)
所以今天除了抽血,我们在医院什么也做不了,干脆带她转转吧。
从医院出来才九点,母亲腰伤后不能走太多路,只能悠着点转。
我们先到只有一站之遥的文化公园(主要这里我也没来过)
其实就在百花潭公园旁清水河对面
繁花盛开之际,太阳也关照,一大早喝茶的人都还没到齐,美得很!
爱美之心还是战胜了腰疼蹲下的痛苦
一路走,一路做个赏花人,看病的烦恼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阳光刚刚好
听说这里的八角亭很有年代感,我们打个卡吧。
早市的茶座还在虚位以待,我们先感受一下。
来,先坐坐,陪陪水中的黑天鹅
来到东门正遇59界成都花展,哈哈,巧不巧。
鲜花总有美人伴
出得东门就是琴台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地盘,有点儿味道。
整条街都这样,有点儿穿越的感觉吧
由于我们的行走时速偏低,才一个公园,就到了需要填肚子的时间。那就选网红店:龙抄手(总店春熙路上的。人很多,必须有人占位置)。
吃量不行,居然剩了一半,不能浪费,打包
吃饱了犯困回家,两个人累得睡了一下午。
第三天,又是需要躲早高峰人群的时间出门。都第三回了,这次轻车熟路,让母亲直接从医学影像室旁边的楼梯上楼直接就到了医生室门口坐着,不用等着叫号再进来(当然我是要先去签到的。)
哈哈,等医生一进去,发现我们居然是第一个签到被叫号的,心里那个乐啊!
可惜,还没等乐出声,医生分析完母亲的三项检查结果后的意见是:立刻住院!而且,武侯院区没床位,要去天府院区住院。这下我们母女俩蒙了,原本以为开点药下午就回老家的,这咋还要住院呢?医生见我们还犹豫,又说:我治疗你这种病十多年了,也是这个科的主任,你要相信我。骨质疏松一旦骨折过,发生二次三次骨折的几率非常大,何况你老人家的骨质疏松已经非常严重了。
我俩无奈地对视后,只得认了。来都来了,不住也不划算呀,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那就住吧。
好在有发往天府院区的通勤车,不费事,按照岳主任的入院单指引我们很快就办好了入院手续,也得到一位男护士的亲切接待。
没有任何准备的我们只好一切从简在院外的副食商店买了几样必须日用品,这就算住院了。
其实这次住院很简单,就是打一瓶专门针对骨质疏松病的吊针,输完后留院观察两天,没问题就可以出院。
当然鉴于老妈手术后的腰疼毛病,入院后还是有针对性地给予了电疗,艾灸,几天下来,老人家感觉腰疼轻了许多。
周四开始打吊针,医生说这个针打完会有较大反应,就像得了重感冒,为防万一,所以打完需要留院观察两天。
刚打完,老妈反应不大,就是感觉吃饭没胃口。周五一早反应也不大。和老妈聊天时突然想起今天不出院,就得等下周一,而这两天在医院什么事都不用做,于是我们决定去向医生申请出院。年轻的主治医生一听我们的诉求,只是责怪太突然,怕护士站的核账护士忙不过来,让我们再去问问护士能不能行。(感觉哪里反了哈)。
又跑去问核算护士,她手上停,嘴上说着“那你们找医生快点儿把出院单开来,我这会儿就给你们办!”咋这么好呢!
楼上的问题解决了,已接近中午,马不停蹄地跑一楼办手续,可是,问题来了。工作人员说老妈的腰伤是外伤,报医保必须要有第一次受伤出院的医保报销凭证,否则本次不予报医保。
可是老妈受伤住院的所有单据弟弟当时没当回事,不知道放哪里了,家里能想到的地方都找遍了,没有。咋办!
工作人员看我们着急,给我们出主意让我们打乐山市社保局电话咨询,电话过去了,又说让我们自己到原来医院去办理。
我又从网上查峨眉山市佛光医院的电话,咨询他们这种情况怎么办?结果遇到一位二百五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估计是刚来的新手,一问三不知!),我只好当她的临时老师,教她去找哪个科,问什么问题,然后把问题答案回来告诉我。唉,现在的年轻人!
最后是需要补办一个第一次报销医保的单子就可以。于是我又联系在峨眉的兄弟媳妇请她赶在下午四点半前办好微信发给我(医院四点半后不办理出院手续了)
所有人都跟打仗似的。就为了能早点儿回家,不在医院白白煎熬两天。好在一切顺利三点半东西拿到了,手续很快办好。我开始联系老公下班来接我们。这时老妈只说没劲,其他都好。不放心又去问医生,医生说这是正常反应。东西不多,我带着老妈先走到骑龙湖边等待。这是我和老公约好的地方。一来骑龙湖离医院不远,风景又好可以让老妈转转,二来正好在回家的路边,方便老公接我们。
可是才到湖边,老妈就说她没力气,不想走。让她坐下休息,看到十字路口有卖蛋烘糕的,问老妈,她说没吃过,就想买个给她吃。不知啥时候起,只要看到有老妈没吃过的东西都想让她尝尝。每当这时总会想起爷爷在世时,有一次去老家看他们,一个赶场的日子,我买了一个很便宜的雪糕给他吃,爷爷说他以前都没吃过,真好吃!看到他甜甜地吃那个雪糕的天真样子,我内心无比难受。仅仅是一个几块钱的雪糕,老人家一辈子都不舍得买来吃!早知道,我早早就买给他了呀!这事让我一直耿耿于怀。后来父母老了,每次吃东西时,总会想:这个父母吃过没?要不要给他们也带点儿。
蛋烘糕峨眉很多卖的,我自己也没买来吃过,今天正好碰上,突然很想让老妈尝尝。可是,母亲今天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一个小小的蛋烘糕,她吃了两口就说吃不动了。当时我没在意。(其实他那时已经很难受了。医生说那个药打完,会像重感冒一样难受。我们出院时,母亲说状态还好,医生说都正常,我就没太在意。加上母亲是个极其能忍耐的人,生怕给我添麻烦或者我担心,不但最后关头,她从来不说自己的不舒服。这点我后来又领教了几次,以致现在每次问她身体情况时我都要反复确认很多次,以免她又对我隐瞒!)回家后,母亲连着两天状态很不好,我后来知道了,心理一顿后怕。不断责备自己太匆忙,应该在医院再多住两天的。为此我都不敢给弟弟说!
附:以前文字要在一年前的三月写下,就差一点结尾了,但由于自己的懒惰以及写着写着感觉想说的越来越多,就像水库开闸放水,有些收不住了,但精力又不够写就放下了。今天突然打开,看到草稿箱里的几篇文章很是舍不得删掉,那都是一段段记忆,不伟大,不耀眼,但于我很珍贵。所以勉强回忆补充了一点儿,还是期望这点点往事能留下些许足迹,即使鼠头蛇尾也好过一键抹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