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万保资讯。


  上一期我们深入地讲解了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指数,以及统筹部分的计算方法。


  养老金还有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账户,它的运作原理也是很多人想了解的。


  因为它不仅从自己的工资里直接扣掉,而且还关系到退休以后,每月可以拿到多少钱。


  所以今天就承接上一期的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01. 什么是社保个人账户?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统账结合”制度,意思是统筹和个账相结合。


  统筹属于公共权益,只有到退休的时候,才能按月从中拿钱,称为基础养老金。


  退休前缴费多的,当地经济水平高的,这部分钱就多。


  如果有单位买社保,单位缴交的费用全部进入统筹账户,扣费金额为工资的16%。


  灵活就业人员的负担就低一些,统筹部分是缴费基数的12%。


  个人部分无论是上班族还是灵活就业,缴费比例同样为8%,比如缴费工资是1万元,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钱就是800元。


  个人账户的钱不需要与他人分享,完全属于自己,并且可以上粤税通小程序随时查询余额。


02. 利率比银行存款高

  在粤省事查过的朋友应该都会留意到,个账部分有个人缴费、单位划入个账和利息这三项金额,加起来就是目前个人账户的余额。


  因为在2006年之前,单位缴费的一小部分会进入个人账户,所以大家会看到单位划入个账的金额,这部分一般不是很多钱。


  个人账户的利率每年定一次,全国各地都一样,而且一年内都不会变。


  比如2024年的利率,则适用于2023年末账户余额,以及2024年12个月的新增缴费金额。


  个人账户利率从2016年起由国家人社部统一公布,并一直维持在一个极高的水平,在2023年前平均超过7%。


  但是从2023年开始国家就没有再公布个账利率,但依靠自己的账户信息依然能够推算出一个大概。


  因为只要知道账户年初和年末的余额,以及每月缴费的金额,就能测算出当年的记账利率。


  根据网上公认的测算利率,2023年已经不到4%,2024年更加只有2.62%,与银行存款利率的走势一致,下滑的速度相当之快。


03. 钱只会发多不会发少

  个人账户积存的余额,到退休的时候除以计发月数,然后按月发放。


  比如一个60岁退休的人,计发月数是139。


  退休时个人账户累积了21万元,除以139,每个月应该发1511元。


  这1511元再加上统筹部分和过渡性养老金,就是我们的基本养老金。


  虽然计发月数只有139个月,但国家规定139个月之后依然继续按原来标准发放,直至参保人终老。


  如果他比较短命,不幸在拿了100个月之后就离世,余下39个月还没拿的钱,就一次过退给法定继承人。


  简而言之,个人账户积存的钱,只会多发不会少发。


  假如参保人出国移民,或者达到退休年龄但不够缴费年限,又不想再继续交钱的话,都可以退回个人账户的钱。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是自己全额缴费,费率为20%,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其余12%被统筹,所以仅仅退回个人账户的钱,等于损失了60%的投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告诫大家,自己买社保一定要想清楚,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否则就会损失惨重。


04. 结语

  以上就是社保养老个人账户的基本运作原理。


  其实并不复杂,信息也比较公开透明,随时能查到余额和利息。


  而且利率比银行存款更高,还能终身领取,无惧长寿风险,也算是一笔不错的投资!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


  有问题,欢迎评论或者私信交流。


  关注我,了解更多广州本地的社保和保险资讯。


  谢谢大家!


  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