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原则,在社保现行体系执行得很好。关键是缴最低缴年限和最低缴档次,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会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许多省的最低月养老金标准,多年来都没有发现进行更新。


  比如在陕西一类地区缴15年或18年,退休后月领取养老金可能低至1035元,这远低于陕西目前一类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2160元。不管1035元还是2160元,是不是都在中低收入群体的范畴。


  先不说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如何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是不是可先行更新各地月最低养老金标准。就拿陕西来说,10多年前月最低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就是1035元,而到了2025年这一标准还没看到更新。


  如果按年均增5%的标准,按近10年时间来计算,陕西一类地区月最低基本养老金约为1686元(1035*(1+5%)^10)。即使按年均增3%的标准计算,陕西一类地区月最低基本养老金约为1391元(1035*(1+3%)^10)。不管怎样,只要定期更新,最低月基本养老金都应该比现有的1035元要高。


  目前,也许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最低月养老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比如将陕西一类地区的月养老金标准统一为2160元,这样可以直接消除1000出头的低养老金现象。


  当然,这种方法有可能影响部分人的缴费积极性。比如缴费15年最低可领2160元,那么缴费20年最低也领2160元的话,许多灵活就业人员可能不会缴20年而只缴15年。不过这种情况,会随着2030年开始最低缴费年限的逐步延长而消失。


  综上,不管是否将最低工资标准定义为月最低养老金,都有必要定期更新月最低养老金标准,至少跟上最低工资标准更新的节奏。这样一来,像陕西、河南、四川和江西等省很多领取低养老金的人群,能在退休阶段就增加养老金收入。而不必等到养老金调整的时候,靠倾斜调整来挤压额度,从而影响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