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里,确实有些企业不给员工依法缴纳社保。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像经济利益、管理有漏洞、法律意识淡薄等等。


  一、企业为啥不想交社保


  1、想省钱


  社保费用是企业和员工一起出的,企业得交员工工资基数的30%左右。像养老保险要交16%,医疗保险要交6% 。有些企业,特别是小公司和刚创业的公司,为了少花点钱,就不想交社保。有的公司让员工签“自愿放弃社保协议”,还有的直接给员工发现金,不通过正规途径交社保。但这些做法都是违法的,签的协议也没用。


  2、公司经营困难


  有些企业一直亏钱,或者资金周转不过来,实在没钱给员工交社保。比如说智能驾驶公司纵目科技,因为资金链断了,700 多个员工的社保都交不上,工资也发不出来,最后只能靠并购或者融资来解决问题。在那种前期技术投入大、很久才能盈利的行业,像自动驾驶行业,这种情况还挺常见的。


  3、觉得手续太麻烦


  交社保要经过登记、申报、调整等好多步骤,有些企业觉得太繁琐了。特别是像外卖、快递这些行业,员工流动特别大,企业要是经常去变更员工信息,会觉得很麻烦,所以就干脆不给员工交社保。


  二、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小心思”


  有些员工为了每个月能多拿点工资,就同意企业把社保换成现金给自己,甚至还签了放弃社保的声明。但这种协议是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根本没有法律效力。以后员工要是后悔了,还是可以要求企业补缴社保。在平台经济里,有些企业把灵活就业人员,比如外卖骑手,注册成个体工商户,这样就不承认和骑手有雇佣关系,也就不用给他们交社保了。虽然法律已经明确禁止这种做法,但监管起来难度还是很大。


  三、法律执行和监管的问题(违法成本低)


  违法成本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按照《劳动合同法》,企业要是没给员工交社保,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还能要求企业补偿。但实际上,员工要维权并不容易,比如申请劳动仲裁要花很长时间,找证据也很难,所以很多员工就选择算了。企业算一算,觉得就算被罚款,可能也比交社保花的钱少,就存在侥幸心理。有些地方补缴社保的政策很严格,也有些地方监管不太到位,这就让一些企业觉得有机可乘,能逃过交社保的责任。


  四、容易产生争议的特殊情况


  1、试用期不交社保是错的


  有些企业以为试用期不用给员工交社保,其实法律规定,从开始用工那天起30天内,就得给员工办理社保登记。试用期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里的,一样要交社保。


  2、没签劳动合同也得交社保


  有的企业觉得没和员工签劳动合同,就不用交社保。但只要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有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证明这些,企业就还是得给员工交社保。


  五、员工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1、留好证据


  要把劳动合同、工资单、工作证这些能证明自己和企业有劳动关系的材料保存好。


  2、申请劳动仲裁


  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补缴社保。要是因为企业没交社保,员工被迫离职,还能按照工作年限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


  3、向监管部门投诉


  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者社保征收机构投诉,让他们督促企业改正。


  企业不给员工交社保,主要是因为只顾眼前利益,不想承担法律责任。再加上员工不太敢维权,监管力度也不太一样,这就导致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不过现在社保征收越来越规范了,比如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而且也在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政策,像有些平台企业已经开始试点给骑手交社保了。以后,企业不给员工交社保的情况应该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