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龄化遇见数字化,老年人成为了“快时代”下的“慢人群”,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也成为政务服务的重点。


  近日


  区社保中心推出“三色”适老化服务


  聚焦老年人服务的各种场景


  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


  信息化助老服务创新并行


  让老年人办事省心更暖心~


  操作有困难 “银发专窗”耐心来辅导


  近日,家住南夏墅街道南河社区的陈大爷来到区社保中心办理失地农民退休手续。刚进办事大厅,工作人员见他腿脚不方便,就立马推来了爱心轮椅,扶老人坐上去,直接将其推到了“敬老服务贴心岗”专窗。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直陪伴左右,全程辅导、协助填写表单,整个办理过程不到10分钟。这样的暖心服务让老人感动不已,连连夸赞。


  今年以来,聚焦老年人日常需求,区人社局设置“银发专窗”(敬老服务贴心岗),融合信息查询、社保待遇资格认证、补贴待遇发放、社保卡业务等经办事项,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工作模式,实现“一窗快办”。此外,大厅内还设置敬老专座、摆放大字版的服务事项清单、设立无障碍通道;配备老花镜、轮椅、医药箱、雨伞等适老设施,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无需取号


  老年人直接在“敬老服务贴心岗”办理业务


  行动不方便 “红马甲”上门帮办


  为方便年纪较大和行动不便等确实不能到社保中心办理业务的市民,区社保中心推出了预约上门服务,避免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出门奔波。


  “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贴心的服务。”近日,家住牛塘镇的乔师傅激动地握住了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的手。乔师傅的子女平时工作忙,上班不方便请假。于是,乔师傅自己打电话给社保中心咨询病退办理手续。工作人员在了解到他行动不便后,立刻派出了“红马甲”上门服务,帮他办理病退手续。“上门办”是继“预约办”“电话办”“邮寄办”之后,区社保中心推出的又一项暖心举措,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办理社保开启了绿色通道。


  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


  在乔益杰家中为其办理病退手续


  为持续擦亮“社保暖心、服务惠民”品牌,区社保中心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大家佩戴党徽、身着红马甲,时刻亮明身份。针对老年人、残疾人、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私人定制”上门服务。


  智能设备不会用 “蓝盟行动”手把手来教


  除了坚守初心、保留传统的服务模式,区社保中心也在尽可能地帮助老年群体融入智能化时代。


  该中心围绕“智慧助老”,联合社商合作单位,实施“蓝盟行动”,选派业务骨干,组建专业队伍,手把手指导老年人学用智能设备,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蓝盟行动”小分队的成员


  手把手指导群众学用数字设备


  对于面向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及大厅自助设备,“蓝盟行动”小分队的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现场指导及“一对一”辅助服务,从放大手机字体、搭建手势密码,到如何使用电子医保卡、如何使用人脸识别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等诸多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实用教学,让在场的老人们听得懂、学得会。此外,该中心还开发智能导办系统,纳入350项可在线办理事项,依托省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办事系统、常州人社App、武进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24小时开放,让老年人办事不再难。


  群众的满意就是服务标准


  只有把服务做到老人的心坎上


  老年人的办事“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下一步


  区社保中心还将在现有的服务基础上


  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提供更暖心服务


  彰显人社效率,尽显服务温度!



  记者:俞兢


  编辑:小施 大庆


  转载请注明来源:微武进(微信号:wjdianshi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