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新增19个职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及相关部门的公告,2024年发布的19个新职业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加速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这些职业的发布旨在促进就业创业、引导职业教育方向,并推动新业态规范化发展。以下是这些新职业的核心内容及其相关标准的解读:
一、新职业的发布背景与意义
1. 背景
随着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职业分类已无法覆盖新兴岗位需求。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催生了大量新型职业需求。
人社部自2019年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2022年修订《职业分类大典》,此次新增的19个职业是继2022年收录168个新职业后的又一次动态调整。
2. 意义
就业创业:通过提升社会对新职业的认同,扩大就业选择空间,尤其是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发展路径。
人才培养:为职业教育提供方向,例如开发新职业标准、培训教材和竞赛项目。
产业规范:引导新业态向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如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储能电站运维等领域的职责边界。
二、重点新职业的具体职责
1.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
职责:设计生成式AI系统架构,调用模型生成内容(文本、图像等),优化算法性能,部署并维护系统。
适用领域:内容创作、软件开发、数据标注等。
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
职责:搭建测试环境,验证自动驾驶功能,标定传感器,模拟驾驶场景,分析测试数据并生成报告。
技术关联:自动驾驶算法、传感器技术、仿真工具。
3.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
职责:挖掘文化元素,设计产品风格,策划营销活动,管理知识产权,分析市场反馈。
典型场景:博物馆IP开发、非遗产品商业化。
4. 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
职责:监控储能设备运行,处理故障,维护电化学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制定数据备份策略。
细分工种: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等运维员。
5. 云网智能运维员
职责:部署云计算平台,优化网络性能,处理系统故障,提出架构改进方案。
技术工具:云计算管理平台、智能网络分析工具。
6. 其他代表性职业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依据国家标准评估网络系统安全风险,提供整改建议。
电能质量管理员:监测电力系统稳定性,配置调控设备,治理电能异常。
网络主播:通过直播提供视听服务,需兼顾内容合规与用户互动。
三、新职业的标准与配套措施
1. 标准制定流程
由龙头企业、行业组织、院校等联合申报建议,经专家评审、部门意见征求、社会公示后确定。
例如,工业互联网运维员的技能标准需涵盖设备互联、数据采集、系统优化等能力。
2. 培训与评价体系
开发职业培训包和教材,如生成式AI系统应用员需掌握模型调优、数据标注等课程。
开展社会化评价和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从业人员能力提升。
3. 政策支持
社保覆盖:研究将新就业形态人员(如网络主播、用户增长运营师)纳入企业职工社保制度。
职业保障: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省份至17个,覆盖更多灵活就业群体。
四、总结
此次发布的19个新职业聚焦“新质生产力”与绿色转型,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文化创意等领域。其标准制定强调市场需求与技能要求的结合,并通过培训、竞赛和政策保障推动职业规范化发展。如需完整职业列表及详细定义,可参考人社部官网或相关文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