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疫情防控“大形势”和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山丹县人社局转变观念,主动作为,坚持“直通车”窗口与常规窗口互融共促、协同发力,通过窗口受理、网上服务、下沉走访等多种渠道,把“直通车”窗口从线下移到线上,从大厅移到现场,下大气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真心实意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仔细“听诊”抚民心


  坚持“人人都是窗口、处处都是窗口”的工作理念,对常规窗口受理需多个部门、股室协同联办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首问负责、登记报送和派件承办工作机制,常规窗口人员详细问询并受理登记群众诉求,报送“直通车”窗口转带领领导综合分析研判后,向相关部门、股室派件限期承办,并适时跟踪督办,以实际行动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和社会关切。55岁的殷老师当过山丹南关商场的售货员,做过县幼儿园的保育员,后辞职赴甘州区下海经商,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她的社会保险缴费经历也同样“丰富”。如今面临退休的她却因只有甘州区15年灵活人员缴费年限而倍感困惑。无奈之下,她从甘州区赶来将自己的情况向山丹县社保中心机关养老保险窗口反映,工作人员详细登记报送“直通车”窗口后分派社保中心协调承办。县社保中心确定专门领导跟踪落实,经多方协调市社保中心、甘州区社保中心和县档案馆,查找殷老师在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期间人事档案和参保资料,重新对殷老师各个工作段的缴费年限进行认定,补缴南关商场工作期间应缴未缴企业养老保险费,最终殷老师在甘州区社保中心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3500多元养老金。心情激动的殷老师将一面印有“热情服务一心为民,尽职尽责为民解忧”的锦旗赠送到山丹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手中,表示感谢。


  走访“把脉”纾民困


  今年,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各级政府实施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部署要求,山丹县人社局始终坚持“政策明、落地实、见效快”的原则,在实行“一对一”精准宣传对接、“网对网”免申即享服务、“户对户”补贴资金直达企业等便民举措的同时,将“直通车”服务的触角由窗口延伸到基层一线,结合开展“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由社保、人资、劳动监察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小组,走访用工企业、建筑工地等86户次,送政策、送指导、送服务,广泛宣传援企惠民政策,主动倾听民声民意,现场办理缓缴保费、工资保证金手续,调查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将符合政策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纳入领导干部带头包抓盯办“急难愁盼”事项清单,明确包抓领导、责任部门和办理期限,一项一项抓,一件一件办,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从疫情影响的逆境中寻求发展机遇。至目前,累计为665户参保单位减轻社保缴费负担604.82万元,为13户企业缓缴三项社保费237.98元,为12个新建工程项目缓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608.2万元,免缴守法诚信A级企业4个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98.1万元,落实稳岗返还补贴157.1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202.85万元,发放扩岗补助14.55万元。


  对症“开方”解民忧


  今年8月,山丹突发疫情,全城“静默”,山丹县人社局依托国家公共服务平台、省厅网上办事大厅、政务服务网、人社智慧云平台和钉钉、微信等信息资源,大力推行网上办、电话办、预约办、延期办、邮寄办等“不见面”服务,加大全程网办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办事的影响,有效解除了办事群众的后顾之忧。山丹籍高校毕业生小车考入酒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但受疫情影响,招录单位无法进行政审考察,小车电话咨询“直通车”窗口,工作人员立刻将此事移交县考试中心处理。县考试中心仔细审查小车档案,以委托审核档案形式办理相关业务,出具人事档案审核登记表及相关情况说明,并积极与酒泉市相关部门沟通,确保在管控解除后第一时间将小车人事档案通过机要通道邮寄转出。疫情发生时,正值全国统筹系统上线初期,山丹县人社局积极协调税务、银行等部门,推出全程代办特色服务,通过电话联系、错时上班、网银转账等举措,为36名拟退休人员办理指数补差业务,确保参保群众待遇享受不受大的影响。至目前,通过“不见面”服务方式,累计办理参保缴费、社保卡申领、失业保险待遇、高校毕业生档案登记等业务2326件。


  觅得“妙药”遂民愿


  今年,针对疫情对劳动用工的影响,山丹县人社局多点发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启劳动用工纠纷化解“直通车”,积极引导劳动关系矛盾当事人,通过网络、电话、在线视频等方式,稳妥化解劳动者工资投诉举报案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至目前,协调处理欠薪投诉案件102起,为456名农民工清欠工资423.8万元。“感谢政府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重视,感谢你们帮我守住了血汗钱”清泉镇郇庄村村民王永生激动地说道。近日,清泉镇郇庄村村民王永生反映某公司拖欠其及工友11人2022年3月至4月的工资39850元。为民服务“直通车”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内部协调机制,将该案件移交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处理。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秉持“柔性执法”理念,在办案前实行“约谈在先”,启动案前调解程序,立即与王永生投诉的某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经调查核实,王永生等11人确于2022年3月至4月,在某公司承建的山丹县某处理厂改造升级工程项目中,从事焊工、小工等工作,工作期间的39850元工资被该公司拖欠。经过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案前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该公司负责人当场将拖欠的39850元工资全部结清,解决了王永生等人的“急难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山丹县人社局把为民服务“直通车”作为拓展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制度机制创新,办法措施创新,聚焦群众反映期盼的“小事情”,努力做好为民服务“大文章”,彰显了“民生为本、服务优先”的宗旨,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加便捷、更有温度的人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