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收到换证提醒信息后,家住荆州城区的康先生到荆州市民之家办理了自己的特种设备从业资格证延续注册,他也因此成为荆州市数据局开通政务服务“提醒办”业务以来,收到短信提醒的第1323位市民。


  这个具有如“闹钟”般功能的政务服务“提醒办”,专门针对企业群众容易疏忽的既有证照到期换证。这一新服务,是荆州市创建“‘荆’心办”服务品牌以来,开展的又一“微创新”。


  改革为民,以服务之“变”,换办事之“便”,是荆州“‘荆’心办”政务服务改革初衷和实践宗旨。一系列改革“组合拳”相继亮相:聚焦“硬件”强功能,以“数字提效”,提升智能化办理水平;聚焦“软件”提服务,以“靠前延伸”,提升办理体验感;聚焦“高频”微创新,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持续提升改革成效。


  找准“小切口”托起利企便民“大服务”


  “一不留神,证照过期忘记换”的事屡见不鲜。如果影响小,要证件补办;如果影响大,可能面临相应处罚。如何解决企业群众这一烦心事?


  荆州市全面梳理企业群众易“健忘”的高频事项清单,推出政务服务“提醒办”。这一服务,通过电子证照库大数据比对,筛选出库内有临期证照更换需求的企业群众,对其身份证和姓名进行双重筛选,匹配有效手机号码,以短信发送,提醒证照持有人按法定时限要求及时办理相关业务。


  首批“提醒办”,荆州开通了护士执业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执业药师注册证、特种设备从业资格证等5个高频证照换证办理。推行2个月来,已惠及千名企业群众。


  服务还充分考虑少数企业群众或许因在外地,短时间内无法赶回荆州办理的个案,在点对点发送提醒短信后,又同步将提醒清单上传至“荆州市云上政务平台”,由线上帮代办员主动对接企业群众,提供帮代办服务。


  改革创新,让“等候服务”变“超前提醒”。以民生“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效能“大提升”,荆州市在惠及民生方面举措不断。


  8月13日,一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携手,在新疆和荆州两地间展开。


  这一天,荆州市数据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签订“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公安、人社、医保、不动产、公积金等领域的11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至此,与荆州互认“跨省通办”的“朋友圈”扩容至五省六地,涵盖“互通”五大类、1202项政务服务事项。


  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曾被广泛诟病,让人烦心。只有切实从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出发,着力在“通”上下功夫,打破地域阻隔和信息壁垒,才能打通“跨域通办”脉络,令“异地”也“易办”。


  为畅通异地办理的难点、堵点、痛点,荆州结合地域特点、产业链供应、人口流动等实际情况,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居住、婚育、出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加大对外沟通对接:


  省内,积极融入宜荆荆都市圈,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等不同办理方式,实现1000个事项省内通办,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圈”中共享;


  省外,聚焦医保、身份证补办、户口迁移、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等10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扩合作区域、扩业务范围。


  这些举措对于荆州石首和湖南岳阳、益阳、常德的居民而言,无疑是最早受益的。


  今年7月,湖南岳阳的李小娥来到石首市看望女儿,因心慌胸闷前往石首市人民医院就诊。得知需要入院检查,李阿姨担心跨省报销比例会下降,想着等回到岳阳后再就医。


  得知李阿姨的顾虑,医院工作人员告知她,荆州与湖南岳阳、益阳、常德三地已开通医保“跨省通办”,四地居民在异地就医时,可直接结算无需反复备案,也不降低报销比例,手机上就可以直接办理。


  医保“跨省通办”,化解了李小娥的担忧。为了不耽误病情,她当即决定留在石首治病。


  政策施行后,越来越多的四地居民将像李小娥一样从中受益。截至10月底,四地3000余家异地医疗机构结算互认,异地直接结算8473人次,结算费用1377.66万元。


  双轮驱动厚培“近悦远来”良田沃土


  政务服务窗口,是营商环境的一块试金石,直接关系市场各类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发展信心。


  企业有着怎样的“成长烦恼”和“发展期盼”?


  上门问需问计,深入交流座谈。获取政策渠道不畅、政策信息分散、服务入口不统一、部门数据孤立、申报流程繁琐……一项项意见建议清晰呈现。


  直面问题、聚焦需求,解剖“麻雀”。针对症结病因,荆州精准开方: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用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


  2022年8月,荆州市“惠企直达服务平台”上线,开设政策计算器、政策直达、免申即享、政企互动四大功能专区——


  平台汇集国、省、市、县各类惠企政策文件、惠企通知、政策解读1000余件,将各级各类惠企政策“一网打尽”;


  平台汇总全市50余万家企业信息,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进行分门别类,打上私域“标签”;


  平台运用智能算法,为企业精准“画像”,企业只要注册登录平台,在个人空间中就可以看到企业自身的工商信息、股权信息等私密信息;


  平台实现资金直达,将收集的资金奖补、减税降费、稳岗补贴等各类惠企政策文件435件拆分成通俗易懂的“免申即享”和“即申即享”惠企项目81条。截至2024年9月,荆州2800余家本地企业享受惠企资金拨付,金额共计9.32亿元。


  新技术应用,优化了办事体验;新政务平台,优化了服务供给。享受到“数字红利”的荆州,再一次加快了数字化政务平台建设步伐。


  2023年10月,荆州市“云上政务平台”上线。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护士执业注册、公共卫生许可等187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云上办”。


  依托“云平台”,企业群众可随时享受在线咨询、远程云帮办、异地协助办、视频云勘验等帮代办服务。企业和群众如果在外地,可以申请异地协助办、远程云帮办服务,将申办资料上传至平台后,“云客服”将第一时间审核、帮其申办。业务办好后,“云客服”又将电话告知办理结果。


  在这里,现场勘查也实现了“视频云勘验”服务,企业只需要在线上传经营场所室内照片,“云客服”迅速对接相关部门,在线检验场所布局、设备配置等情况,并及时给予意见,避免出现因企业前期准备不足而往返跑的麻烦。


  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956次、帮代办服务194件。“很方便也很惊喜,有这些越来越贴心的服务和变着法子的创新,是我们市民的‘小确幸’。”胡女士说。


  “荆”心服务,荆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结时!(记者 黄巍薇 王大玲 通讯员 高欣慰 曾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