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文明实践润心田 孝善新风谱新篇
“大爷,水温合适吗?”1月3日,流动助浴志愿者在睢县河堤镇马吾楼村开展为老人免费助浴、理发和康检等服务活动。这是睢县“流动助浴‘澡’回幸福”孝善敬老文明实践项目的活动缩影。
2023年10月20日,睢县中心敬老院“免费助浴”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睢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为抓手,以培育“孝善睢县”道德品牌为目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面深化推进孝善敬老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睢县特色的孝善敬老工作模式和路子,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强阵地 聚焦资源整合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不断深化精准促融的有效实践。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个、实践站552个,在公园广场、公共文化场所、企事业单位建成实践点106个,实现了县、乡、村三级阵地全覆盖。广泛统筹社会资源,建设“孝文化大讲堂”13个、“孝善大食堂”26个、“孝善”广场(公园)135个、各类宣传栏3700余处、乡村文化墙19000平方米。创作孝善敬老题材的微视频、公益广告等17个,设计各类宣传标语33条,利用乡村科普大屏、街区LED电子屏、固定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发动83家县级以上文明单位与101个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帮扶,帮助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
2023年10月23日,睢县召开第四届道德模范暨第六届孝善敬老模范、“乡村光荣榜”表彰大会。
累计开展“志愿服务乡村行”“文明实践推动周”“新时代宣讲师”“孝善文化节”“孝善大讲堂”“孝善模范表彰”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8000多场,受众群众60多万人次,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学互促。如今的睢县,孝善元素随处可见,孝善文化润物无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已成为市民群众学习新思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好去处。
重引领 培育文明乡风
以培育“孝善睢县”道德品牌为目标,在全县开展孝心饺子宴、孝善文化节、孝善敬老模范表彰、设立孝善基金等文明实践活动,涌现出“孝善胡堂”“幸福西陵”“厚德河集”“流动助浴‘澡’回幸福”等文明实践优秀品牌。探索形成“子女缴纳+政府补贴+社会捐助”三结合的孝善基金募集模式。
2024年7月20日,睢县西陵寺镇孟楼村举办第42期百叟宴,孝善敬老志愿者给村里的老人端饭。
2018年以来,累计向全县1.8万余名困难老人发放孝善敬老基金2亿多元,其中政府配套奖补资金2930万元。结合重阳节已连续6年举办县乡村三级“孝善敬老”模范表彰大会,表彰各类孝善模范1.6万多名。为有效解决农村老人洗浴不便等生活难题,2022年睢县启动实施“流动助浴,澡回幸福”文明实践项目,依托县慈善总会,通过发动爱心人士、企业捐赠和政府补贴等形式,筹集330余万元购置11辆流动助浴车,并招募培训33名专业志愿者,组成11个助浴服务小组,在节假日深入乡村文明实践阵地和养老机构,为高龄、孤寡、独居、残疾等老人提供洗澡、理发、修甲以及心理慰藉为一体的健康助浴服务。项目实施两年来,累计走进570余个自然村,为4600余名老人提供免费助浴服务,在服务群众的同时有效凝聚了群众,夯实了党的基层执政根基。
建机制 确保常态长效
坚持全行业参与、全体动员,凝聚全民志愿力量参与孝善敬老工作。成立县级孝善敬老志愿服务总队,统筹推进、策划和安排孝善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吸纳乡村两级的党员干部、乡贤、孝贤,在20个乡镇545个行政村组建孝善敬老志愿服务分队,负责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的承接落地。
2023年12月27日,睢县胡堂乡李窑村第51届孝道文化节。
目前,全县已实现县乡村三级孝善敬老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制定印发《睢县孝善基金筹集和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孝善基金审批监管制度,全面落实“三公开”“四公示”。成立由县委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局等单位组成的专项督导组,负责对孝善基金的常态运行管理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基金运作规范、有序、安全。以帮扶“小切口”展现乡风“大文明”。结合“四送一助力”“志愿服务乡村行”活动,组织1.2万名志愿者与全县1.8万多名老人结成对子,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广泛开展为老人送生活物资、晒被子、打扫卫生、洗衣服等文明实践活动,受益群众20余万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鲜明导向。
弘扬孝善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睢县将持续探索孝善敬老新模式,推出一批孝善敬老道德品牌,深化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让孝善敬老在睢县蔚然成风。
审核:李燕 编辑:陈炫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