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五险一金”,其中“五险”是指必须缴纳的社会保险,而“一金”则是职工福利中的住房公积金。那么问题来了,单位是否有权自主选择不缴纳住房公积金呢?


  01


  不缴住房公积金,违法!


  最近,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某集团有限公司自2017年注册成立以来,未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时间长达89个月。


  相关调查显示,该公司不仅在规定期限内未提陈述、申辩意见,也没有申请听证或及时改正违法行为。依据的有关规定,长沙管理中心最后确定对该企业处以五万元的罚款。


  这起案例不仅表明了地方政府对于公积金缴纳问题的严格执行和监管力度,还显示出违反公积金缴纳规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的缴纳不仅仅是地方条例的要求,更是国家层面明文规定的强制义务。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明确强调,单位应自录用职工之日起30日内办理缴存登记,并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转移手续。如果单位不履行这一义务,将被处以一万元至五万元罚款,同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权限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所有单位都需要遵守这个规定。这不仅是为了遵纪守法,更是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02


  各地政策及落实情况


  除了国家层面的强制性规定,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比如,湖北襄阳明确规定,如果单位不缴纳公积金,职工可进行投诉。以下是一些地方具体政策的实例:


  - 湖北襄阳: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积极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作,建缴住房公积金已正式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履行缴纳公积金的义务,否则职工可向相关部门投诉。


  - 北京:《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单位须在录用职工30日内办理缴存登记,逾期不办理将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上海:《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要求单位按时、足额缴纳公积金,不得逾期、少缴或者多缴。


  - 浙江:按照《浙江省住房公积金条例》的规定,企业和员工都必须承担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责任。


  这些政策不仅强化了住房公积金的强制性缴纳义务,也提供了详细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确保职工能够享受应有的福利。


  03


  如何计算你的住房公积金?


  关于每月应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数额,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实际上,缴存的金额主要决定于员工的缴存基数与缴存比例,通常采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员工月缴存额 = 公积金缴存基数 × 公积金缴存比例


  1. 缴存基数如何确定?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


  - 在职职工:其每月的缴存数额等于去年月平均薪资与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率的乘积。


  - 新加入的员工:他们的每月缴存金额为本月薪水与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率的乘积。


  - 新调入的员工:他们的每月缴存数额同样是本月工资与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率的乘积。


  如此看来,缴存基数就是你的工资,但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对于非当年新入职的员工,基数使用的是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比如2023年核定基数时,参考的是2022年的月平均工资。


  2. 缴存比例如何确定?


  单位和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一般在5%到12%之间,具体由单位和个人商定。同一单位只能选择一个缴存比例,且个人缴存比例应高于或等于单位缴存比例。


  3. 基数与社保基数一致吗?


  通常情况下,住房公积金与社会保险的缴付基数是根据个人前一年度的平均薪资设定的,所以二者之间的差异应该不会太大。


  但鉴于各地区对最高及最低缴存限额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实际缴存金额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些金额的准则每年由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


  04


  可以不给农村户籍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吗?


  虽然一些地方如青岛和北京在进城务工人员的公积金缴纳上存在政策差异,但根据法律规定,只要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了劳动合同,企业就有义务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根据《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第二条规定,所有机构及旗下在岗职员必须交纳住房公积金,其缴纳的标准并不区分户籍类型。


  所以,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都拥有平等的权利。


  写在最后


  住房公积金的强制性缴纳不仅是一项法律义务,更是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后,都有法律责任参与住房公积金的缴纳。


  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和加强监督管理,可以更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住房权益,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