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市民董女士在莱山区购置了一套住房,因为当时手上有其他房产且还有贷款没还清,因此无法办理公积金贷款,她只能走商贷,首付高、利率高,多年还款让董女士深受其累。就在最近,董女士告诉我们她的房贷将有重大变动,甚至直接改善了他们全家的生活质量。


    董女士正在办理的就是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业务,从当初对贷款、房产的种种限制到如今降低门槛,从购买多套住宅导致的贷款利率上浮至七个多点,到如今的公积金3.15年利率,近40万的贷款办理完“商转公”后,董女士细算下来省了十几万元。


    据了解,新政策不仅缩短了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最低缴存时间、下调了二套房首付比例,还最大幅度提高了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的额度,让公积金真正发挥作用。


    从数据上我们不难看出公积金新政给市民贷款带来的变化。据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统计,截止发稿日,烟台市已办理“商转公”贷款业务3368户,发放贷款10.8亿元。其中今年9月办理102户,发放贷款3707万元。10月分至今已办理241户,发放贷款9389万元,环比提升显著。


    除了在贷款方面释放红利外,烟台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为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群体,将于11月1日开始执行《烟台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这一办法的出台将数量庞大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积金的缴存、使用范畴,可以说是烟台市公积金管理使用的一次彻底革新,有利于民生的一项重要制度完善。


    快递员、外卖小哥到私营摊主、小店商户,长期以来这类灵活就业人群因为没有相关隶属单位,导致无法注册、缴存公积金。然而,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每个市民的美好向往。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使他们也享受政策红利,助力在城市安居乐业也因此成为公积金制度完善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