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袁楠


  短短几年间,原阳县两大主导产业——绿色食品和装备制造从弱到强,迅速崛起,产业规模实现高速增长。


  体现在数据上,2024年,原阳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0.6%,居全市第1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都位居新乡市第一方阵。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而只有抓住了主导产业,才能牵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原阳县的“真经实招”是什么?3月18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答卷”原阳县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原阳县县长岳永鹏对此进行了介绍。


  “我们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中原农谷’建设、‘产业兴市’战略以及全市产业链群培育政策机遇,聚焦绿色食品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在建载体、强招引、优环境上持续发力,以产业大突破有效推动了全县经济大发展。”岳永鹏说道。


  建强园区载体,打造产业发展“强引擎”。高起点规划园区。制定了两大主导产业园区专项规划,全力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突出“九通一平”,加快完善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以新乡肉类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建设为牵引,形成了50万吨冷链配套仓。年供应40万蒸吨工业蒸汽项目一期建成投用,极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组建正科级事业单位预制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营商环境中心,推行“管委会+公司”园区运营模式,引入第三方中豫世纪产业投资集团参与C区1340亩产业园的建管运营,探索出企业负责“投资+建设+招商+运营+配套服务”的全链条综合投资运营服务模式,有效避免了政府过度投入。目前园区28家企业建设如火如荼,16家企业建成投产,全县食品企业突破160家,种类突破4000种。


  全程跟踪问效,抓实项目建设“硬支撑”。坚持靶向招商延链补链。建立了“241”招商机制,成立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两个招商专班,长三角及闽东南等四个区域工作小组,一个项目落地推进专班。用好链式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驻地招商等模式,定期在厦门等地举办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去年以来,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达30个,总投资79亿元。狠抓进度提质提速。落实领导分包、首席服务等工作措施,建立周通报、“两函一谈”等制度,通过督办、约谈、诫勉等形式,确保重点项目每天有新进展、周周有新变化、月月有新形象。今年8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62%。


  动态精准服务,做好企业培育“软环境”。坚持梯次培育强龙头。着力在抓大育小、梯次推进上下功夫,出台产业发展“金九条”等措施,集中力量在资金奖励、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一体协同”优环境。畅通“绿色专线”等问题反映渠道,建立“1名责任县领导+1名驻企服务专员+后台服务部门”工作机制,确保企业难题直通直达、问题闭环解决。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大力开展“行长进万企”等助企活动,向企业投放贷款达21亿元。“一企一策”提质效。创新开展“访企问需、访企问效、访企问廉”活动,全面实施“一企一策”“一厂一计”工作机制,在保障用工、人才引育、政策兑现等方面,建立台账解决企业诉求。


  “可以说,通过做好优化环境这个基础工程,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愿意把寻找商机的眼光投到原阳、把蓝图绘到原阳、把行动落到原阳。”岳永鹏表示,下一步,原阳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四高四争先”,落实“产业兴市”部署,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锚定目标不松劲,务实重干争一流,奋力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作出原阳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