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左右很突兀的接到了东城区公积金中心电话,询问公积金封存为什么没有人员缴纳公积金,作为已在三方大库缴纳了十几年的公积金的企业,非常奇怪,这个足额代缴公积金的情况有什么风险吗?企业通过第三方代缴公积金,若以第三方名义代缴,而非以用人单位自身名义,会存在诸多潜在风险:
法律风险:行政处罚:按规定,单位录用职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公积金缴存登记,通过第三方代缴,缴纳主体变为第三方,不符合规定。从公司注册地公积金管理机关视角看,可能出现无本单位为员工缴纳公积金记录的情况,且第三方代缴若存在将异地员工 “声称” 为自己员工,甚至签署虚假劳动合同等行为,企业可能面临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未办理的,会被处 1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这种操作还可能被认定为隐藏真实劳动关系、架空用工制度,导致企业与第三方机构签订的代缴合同无效。劳动纠纷风险:员工若主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公积金,并以此为由提出辞职,企业有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风险。而且在委托第三方代缴情形下,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在认定劳动关系及公积金缴纳责任时,可能产生纠纷和争议。员工权益保障风险:待遇享受受阻:若员工发生工伤事故,由于认定工伤的主体是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但此时存在用人单位和缴费单位不同的情况,社保经办机构有权审核两者的 “一致性”,有可能不支付工伤待遇,全部工伤待遇责任需用人单位承担。在其他社保待遇方面,也可能因主体不一致出现类似问题。公积金权益影响:不合规的代缴可能致使员工公积金账户异常,影响其公积金提取、贷款等权益。比如在申请公积金贷款时,管理部门若发现代缴不合规,可能会拒绝贷款申请。企业运营管理风险:重复缴费:全国公积金尚未完全统筹、联网,若员工或他人向公积金部门投诉用人单位未缴纳公积金要求补缴,而第三方是异地缴纳,本地行政部门可能还会向用人单位征缴,从而出现重复缴费的情况。信息泄露:在代缴过程中,员工个人信息需提供给第三方,若第三方机构信息安全管理不善,存在员工信息泄露的风险,这不仅会损害员工利益,企业也可能因此面临法律纠纷和声誉损失。税务风险:企业为非本单位职工代缴公积金,可能存在多列企业成本、少缴税款的情况,进而被认定为偷税。若被认定,税务机关会追缴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