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医保“无感”接续,双城市民“同城就医”成新常态
视频加载中...
近日,在中山市中医院急诊科一楼的“医保幸福号”医保服务区看到,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办理台旁的“深中一窗通”指示牌十分显眼。在深圳工作,刚到中山定居的林先生,赶赴“深中一窗通”专窗咨询医保业务办理。
“前几年在深圳工作,医保缴纳留存了不少钱,但是要往返深中两地用医保很不方便。这次来专窗才发现,深圳医保不用申请关系转移,在中山也能用了,既方便又省下一笔交通费。” 林先生说。
异地就医结算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可以直接减轻群众“跑腿”和“垫资”的负担。早在今年5月,中山市医疗保障局与深圳市医疗保障局签订深中医保便民协议,以二十条惠民举措实现深中两地“免垫资”“免申请”“享专窗”“简备案”和“齐监管”,让两地参保人享受医保同城待遇。
“深中一窗通”窗口。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中山就业的原深圳参保人
可不办理医保关系转移
深中两地参保人实现“医保同城待遇”意味着什么呢?“免垫资”“免申请”“享专窗”“简备案”和“齐监管”又如何理解呢?
原来,自中山市医疗保障局与深圳市医疗保障局签订深中医保便民协议后,中山市已实现包括深圳在内的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来中山就业的原深圳参保人可以不办理医保关系转移。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中山市医保经办机构将自动归集其所有深圳职工医保缴费记录,并与中山职工医保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山市医疗保障局已办理深中医保“无感”接续122人次。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中山医保部门将持续打造“医保幸福号”,内设医保业务专窗、智能服务、政策宣讲等功能区,并同步设置“深中一窗通”,帮助深中参保人破解异地就医问题。
中山市中医院医保服务区。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此外,对于中山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家人才和高级技师以上技能人才直系亲属(配偶、子女、父母),可中途参加中山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档,缴费到账的次月起,按规定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这些人才及家属在中山市中途参保后,还可中途参加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博爱康”。
中山市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主任李海英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力度广泛宣传深中异地就医便民政策,增强‘医保数智人’即时解读功能,在全市镇街政务服务大厅前台派发相关指引,并继续引进深圳医社保自助机,方便深圳参保人在中山也能直接办理深圳的医保业务。”
深中就医实现“双向奔赴”
联网结算同比增长超300%
“为更好地服务两地参保人,中山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医保服务区、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关键地点设立‘深中一窗通’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贴心、个性化的医保服务。”李海英表示,深中两地就医已真正实现了“双向奔赴”。
中山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医保服务区、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关键地点设立“深中一窗通”服务窗口。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中山市中医院是重点专科数量最多的地市级中医院之一,作为三甲医院,我们可为包括深圳等城市在内的大湾区市民提供优质的中医防治康服务,医保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参保人在中医院结算接近7000人次。” 中山市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振山说。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医保局共办理深圳到中山的异地就医备案(含生育备案)超6500人次,新增有效备案超880人次。深圳参保人在中山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联网结算超33000人次,结算人次同比增长358%,发生医疗费用共超2000万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超1600万元,直接联网结算率高达99.35%。与此同时,中山参保人在深圳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联网结算人次同比增长364%,发生医疗费用近1000万元。
随着深中通道开通,深圳、中山实现了空间上的相融,“双城”生活、“同城就医”也成了两地市民的新常态。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图片/视频】卢子衡
【通讯员】陈嘉敏 黄琳
【作者】 曾艳春;卢子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