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部分城市开通个人缴纳公积金的政策,作为自由职业者也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了,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你会选择自主缴纳公积金吗?


  自己缴纳公积金(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与企业缴纳公积金(在职职工)在政策、成本、福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缴纳主体与责任不同

  项目


  自己缴纳公积金


  企业缴纳公积金


  缴纳主体


  个人全额承担


  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单位代扣代缴)


  法律依据


  部分城市试点灵活就业公积金政策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强制要求


二、缴纳比例与基数差异

  项目


  自己缴纳公积金


  企业缴纳公积金


  缴纳比例


  固定比例(如10%-24%,依城市而定)


  个人和单位各5%-12%(比例可协商)


  基数范围


  通常按固定标准或收入自选(有上限)


  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


  总金额


  全部由个人承担(无单位补贴)


  个人+单位共同缴纳(总金额翻倍)


  示例:


  • 若月缴存基数为1万元:
  • 自己缴纳:按10%比例,月缴存额=10000×10%=1000元(全部自费)。
  • 企业缴纳:若个人和单位各交10%,月缴存额=1000(个人)+1000(单位)=2000元(个人仅承担1000元)。

    三、福利待遇对比

      项目


      自己缴纳公积金


      企业缴纳公积金


      账户余额


      仅个人缴纳部分


      个人+单位缴纳总和(余额翻倍)


      贷款额度


      可能受限(余额少,部分城市不认可灵活就业缴存记录)


      更高(余额多,贷款审批更易通过)


      税收优惠


      部分城市允许税前扣除


      个人部分免税,单位部分计入成本


    四、政策限制与使用差异

    1. 覆盖城市:
    2. 自己缴纳:仅部分城市开放(如深圳、成都、苏州等试点)。
    3. 企业缴纳:全国强制实行。
    4. 连续缴存要求:
    5. 自己缴纳:断缴可能影响贷款资格(需补缴)。
    6. 企业缴纳:单位代缴更稳定,断缴责任在单位。
    7. 提取条件:
    8. 自己缴纳:部分地区限制用途(如仅购房、租房)。
    9. 企业缴纳:可提取用于购房、租房、装修、大病医疗等。

    五、适合人群与建议

    1. 自己缴纳适用场景:
    2. 自由职业者、无固定单位者,且所在城市政策允许。
    3. 优势:积累公积金账户余额,保留贷款资格。
    4. 劣势:成本高、无单位补贴,部分城市贷款受限。
    5. 企业缴纳适用场景:
    6. 在职职工(单位必须依法缴纳)。
    7. 优势:单位分担费用,贷款额度高,福利更全面。

    六、注意事项

    1. 政策查询:灵活就业公积金政策因地而异,需咨询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例如:上海暂未开放个人缴纳)。
    2. 社保关联:部分城市要求先缴纳社保才能自缴公积金。
    3. 贷款差异:部分城市对灵活就业者的贷款额度计算方式不同(如深圳需连续缴存满3年)。

    总结建议

  • 优先选择企业缴纳:单位分担成本,福利更优。
  • 灵活就业者:若计划购房,可自缴公积金积累余额,但需权衡成本;若无购房需求,可优先考虑存商业存款。
  • 咨询当地政策:通过拨打12329公积金热线或官网查询具体规定。

      你会自己交公积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