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障人民群众宜居安居、提高生活品质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为新时代持续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住房公积金中心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自身改革发展?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兴红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请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平凉的实践中,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是如何促进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


    王兴红: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精准推行惠民便民利民举措,全力保障青年人、新市民等购房困难群体住房资金需求。今年以来,相继出台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认房不认贷、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等10余项政策措施。至目前,全市共有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2229家、缴存人员12.49万人,缴存余额107.34亿元,贷款余额70.37亿元,在住房保障、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行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在扩容增量和服务房地产市场新模式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兴红: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聚焦扩容增量,科学把握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住房的基本定位,抓住归集扩面这一关键,鼓励动员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灵活就业群体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将更多群体纳入保障范围。目前已有3563名灵活就业人员开设住房公积金账户,发放缴存补贴4.7万元,208名灵活就业人员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实施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还推行大中专毕业生以灵活就业形式缴存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给予1万元补贴政策,以制度优势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及专业技术人才来平留平就业创业,促进社会公平、机会公平,助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记者:在制度供给和落实住房保障新理念方面,有哪些创新?


    王兴红: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作出的战略部署,抢先抓早、主动发力,本着宽限高线,突出系统集成,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提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至70万元,多孩家庭或陇原人才持卡人再上浮10万元,贷款额度计算比例提高至房屋总价的80%,“商转公”最高贷款额度参照最高贷款额度执行。取消计算贷款额度时首套和二套房、单缴存和双缴存职工的区分,全面推行“商转公”和“组合贷款”业务。扩大市域外购房或市域内两套以下自住住房保障范围。同时,还实行异地缴存职工与本地缴存职工同一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行直系亲属住房公积金互济使用,进一步提升缴存人购买能力,减轻家庭购房支出压力。


    记者:在数字赋能和提升政务服务新体验方面,有哪些进展?


    王兴红:围绕构建“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的数字化公积金,打造数据汇聚、互联共享、线上监管、业务协同的管理运行模式。整合现有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推进数据规范建库,实现数据采集交换、综合比对查询、自动统计分析。推进数据汇聚融合,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真正从“要证明”变为“无证明”。同时,还运用数据建模等技术深度挖掘数据资源价值,为资金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化、智能化支撑。构建涵盖服务、管理、资金等多个维度的大数据监管分析模型,提升数字化防控能力。此外,还推动数字化智能服务,拓宽数字化应用场景,实施贷款不见面审批、租房提取,进一步提升办事群众政务服务体验。(记者 柳静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