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推动全国社保基金入市,保证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是前提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1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推动全国社保基金入市,要始终坚持在保证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前提下,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于昨天(1月22日)对外公布。《实施方案》明确中长期资金入市硬指标,同时延长考核周期,对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对社保基金,将细化明确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针对社保基金入市,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全国社保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储备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全国社保基金开展投资,要始终坚持这个原则。”
全国社保基金入市采用股债结合的投资结构,这是国际通行做法。记者注意到,我国现行的投资管理政策明确了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上限,同时确保其投资股票的规模能够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在合理区间。
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股债投资的比例大体为四六开,配置结构总体合理,成立20多年来投资A股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1.6%,收益较好且稳定。
对全国社保基金入市有关工作,中央财政将持续给予支持。廖岷表示,财政部作为社保基金会的管理部门,会持续做好全国社保基金的补充,在强化基金保障能力的同时,支持注入的资金加大投资资本市场力度,并且要采取更多灵活的股票投资组合,为资本市场的向好发展持续提供支撑,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和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双赢。
据廖岷介绍,目前,全国社保基金境内投资有关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修订后的办法结合金融市场最新发展形势优化不同投资品种比例,进一步提高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的力度和灵活度。
同时,正在研究完善全国社保基金长周期考核体系,细化完善五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机制要求,拟从风险管理、保值增值等不同维度对基金投资运营情况进行考核,兼顾基金短期的投资收益和长期的保值增值目标,铸牢长周期投资理念,支持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编辑 张磊
校对 赵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