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是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尤其是 60 岁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他们辛苦打拼了大半辈子,此刻最为关心的就是每月究竟能领到多少养老金。


  灵活就业人员,他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固定工作单位,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寻找着生计。他们可能是街头的小商贩、自由撰稿人、网约车司机等等。这些人在缴纳养老金时,往往需要自己承担全部的费用,这也使得他们对养老金的期待更加迫切。


  那么,60 岁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能回答的问题。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等等。


  首先,缴费年限是影响养老金数额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那些从年轻时就开始缴纳养老金的灵活就业人员,在 60 岁后往往能领取到相对较高的养老金。比如,一位灵活就业人员从 45岁开始缴纳养老金,一直到 60 岁,缴费年限长达 15年。在计算养老金时,这 15年的缴费年限将为他带来多少养老金?


  其次,缴费基数也对养老金有着重要影响。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也就越高。然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选择高缴费基数意味着要承担更高的费用。


  举个例子:假设在小编所在的安徽合肥,一位 45岁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年限为 15年,缴费基数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60%。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他的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根据安徽省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7045元(来源安徽省统计部门公开数据),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 0.6,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为:7045×(1 + 0.6)÷2×15×1% =845.4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假设他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为6 万元,60 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 139。那么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60000÷139≈431.7 元。


  这样一来,这位灵活就业人员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为 845.4+ 345.32≈ 1190.72元。


  当然,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情况中,不同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多种因素都有所不同,所以养老金的数额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对于 60 岁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养老金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每月能领取到足够的养老金,他们就能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不必为生活费用担忧。而如果养老金数额较低,他们可能就需要面临生活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