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到底有多大,养老金的发放面临哪些挑战?
对于在职参保缴费的职工或者说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而言,每年关心最多的是社保基数的增长有多少?以及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又有多少?而对于已经领取养老金待遇的离退休人员,则主要关心之前每年都有的基本养老金上调,今年是否还要继续?今年又可以调整多少?
现实生活中,缴费和领取养老金本身就是一对相辅相成而又互相有些矛盾。因为在参保缴费的人群中,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很多都想要交的少一点。而离退休人员呢,当然是想每年基本养老金上调的比例能不能尽量再高一点,这就是天生的一对矛盾体。
而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保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一个收支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并且是鼓励多缴多得的参保缴费模式。也就是说,如果在职参保的缴费减少了,那么领取养老待遇的上涨也会相应的减少。如果在职参保的缴费节节提高,那么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也才有逐步上调提高的可能。如果只是不断地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而不增加在职参保人员的缴费,我们目前以收定支的普惠型社保体系就会出现难以为继。到时候发放养老金都会面临巨大挑战,更别说退休人员都想增发养老金。
那怎么办呢?为了社保体系的收支能够维持相对平衡和社会发展需要,所以我们的社保缴费基数和社平工资每年都要适时上涨,我们的缴费当然就会越来越高,而退休基本养老金也会相应地适当上调。虽然,通过对近几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布的统计公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的社保体系一直在收支相对平衡的情况下稳定运行。
而且我们每年的养老基金收入减去支出后,都还有相当数量的结余。但是从总体数量来看,基金支付的压力无比巨大,而且面临的挑战不小。我们目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大挑战,其一是基金收入虽然一直在增加,而基金的支出增长同样巨大;其二是新参保人群在快速下降,而新退休人群在快速增加。当这两个挑战到一定平衡点,就会面临收不抵支的情况。
挑战一、基金收入一直在增加,而基金的支出增长同样快速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保保障2020年至2023年发布的统计公报数据来看,收入虽然一直在增加,但还不足以支撑超过一年的基金支付。
比如2020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基金总收入为44376亿元,基金总支出为51301亿元,年末的累计结余为48317亿元,累计结余数小于当年基金总支出2984亿元;2021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基金总收入为60455亿元,基金总支出为56481亿元,年末的累计结余为52574亿元,累计结余数小于当年基金总支出3907亿元;2022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基金总收入为63324亿元,基金总支出为59035亿元,年末累计结余为56890亿元,累计结余数小于当年基金总支出2145亿元;2023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基金总收入为70506亿元,基金总支出为63757亿元,年末累计结余为63639亿元,累计结余数小于当年基金总支出118亿元。
职工养老保险历年基金收支比较
总体而言,2020年当年是收不抵支6925亿元,2021年当年结余3974亿元,2022年当年结余4289亿元,而2023年当年结余为6749亿元。即使,这四年的收入减去支出后,除2020年比较特殊外,实际结余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年末累计结余仍然还不够职工养老保险一年的基金总支出。
挑战二、新参保人群在快速下降,而新退休人群在快速增加
社保基金收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同期新参保人员在逐年下降,而离退休人员的数量却在相应增加。根据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布的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如2020年,职工参保人员比上年新增加1681万人,而离退休人员比上年新增加452万人;2021年,职工参保人员比上年新增加2058万人,而离退休人员比上年新增加395万人;2022年,职工参保人员比上年新增加1794万人,而离退休人员比上年新增加487万人;2023年,参保人员比上年新增加1214万人,而离退休比上年新增加552万人。
长期以往,新参保的人员减少了,而新退休的人员大幅度增加,导致供养比快速下跌。如果从目前的1:2.199供养比例,进一步降低到1:1左右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保收支体系就会失去平衡,到时就会出现收不抵支的风险。
职工养老保险历年参保和退休趋势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基本能满足基金支出,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职工新参保的人员增长在下降,而新退休的人员在不断增加,慢慢地就会出现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不抵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