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有关负责同志,就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亮点和好的经验做法在社会体制改革专场发布会上进行了介绍。


  省委政法委:


  2023年全省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创历史新高


  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委政法委坚持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聚焦制约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发展的突出问题,出台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质23条措施,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扎实推进“法治民企”五年行动,组建法律服务团为1.2万余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全省513家律所与1043家商(协)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畅通农村人口城镇化渠道,推进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等16个事项“跨省通办”,畅通特定群体法律援助通道,为3.2万余名受援助群众挽回及避免经济损失1.1亿元,群众对改革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通过加强法治保障,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率先建立非法干预司法活动登记报告及查处制度,确保执法司法人员遵章守纪。深化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开展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健全刑罚执行监督制约机制,推动依法规范办理“醉驾”等案件,社会公平正义更有保障。紧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打击整治,在全国首创毒品综合治理多省市司法协作机制,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省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下降,2023年全省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达96.49%,创历史新高。


  通过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云南实践,坚持把普法宣传与体察民情、为民解忧、化解矛盾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人民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不断增强,2023年,全省命案发案数从2018年的全国第1位降至第15位,每十万人命案发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昆明等6个州(市)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起诉电信网络、金融保险等诈骗犯罪3671人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云南省检察机关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着力推进检察工作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全力服务保障云南高质量发展。以“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为抓手,积极投入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机制,制定服务保障营商环境30条措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46亿元。通过依法严惩影响企业发展的刑事犯罪,起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等犯罪2558人,部署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等专项活动,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犯罪196人,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涉企公益诉讼检察方面,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616件,整改率达97%。助力高原特色农产品“云品出滇”,立办地理标志保护公益诉讼案件9件,依法保护“普洱茶”等多个云南地理标志产品。


  此外,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云南省持续构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体系。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依法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468人,推动专门学校建设,对罪错未成年人实施专门教育矫治,制发“监护督促令”5876人次,开展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300余万元,持续推动落实法治副校长、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等制度,促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合发力。


  2023年以来,省人民检察院还开展食用农产品整治三年行动,起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456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起诉电信网络、金融保险等诈骗犯罪3671人,帮助1.5万多名劳动者讨回劳动报酬合计1.29亿余元,守护“钱袋子”安全;起诉利用互联网侵犯公民信息犯罪39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230件,守护“云端上”的安全。


  云南省民政厅:


  今年7月起城市低保提高到735元/人·月


  云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云南省民政系统全力保民生、兜底线,优服务、促发展,各项民政民生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报请省政府批准,从今年7月起,提高社会救助省级指导标准,城市低保提高到735元/人·月,比去年增长1%;农村低保提高到6400元/人·年,比去年增长6%;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956元/人·月,比去年增长9%。2024年中央和省级共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31.05亿元已于今年5月全部清算下达完毕;据统计,1—6月全省累计支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67.58亿元。全省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36.9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32.25万人、特困人员13.67万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4.18万人次。


  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云南省全面推进城镇地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服务网络和农村地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全省建成和在建养老机构有1148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有222所,社区养老设施达1.3万个,实现每个县(市、区)建有一所县级失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达18.1万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位的62.3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8.7%。


  此外,通过实施“康养云师傅”培训工作计划,培训养老护理人员7.4万人。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完成了5.4万户改造任务。推广“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达到了166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达到了98%。


  在保障儿童权益上,严格落实特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集中养育儿童和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省级指导标准分别提高到2000元/人·月、1350元/人·月,保障7100名孤儿、1880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对1147名孤儿、33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施助学补助。


  云南省司法厅:


  将“法治体检”送进1.2万余家民营企业


  云南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云南省司法厅以涉企案卷大评查为牵引,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及监管、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质效,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出台云南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质23条措施,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20个,在法治督察中推动解决涉及营商环境问题。通过组织开展涉企案卷大评查,复盘倒查行政执法案卷6.7万余卷,行政复议案卷近2000卷。推动省直有关部门联动开展监管执法6个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问卷调查中,我省法治环境指标排名稳步提升。


  近年来,云南省司法系统持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通过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等活动,组建法律服务团,将“法治体检”送进1.2万余家民营企业;深化“万所联万会”,全省500余家律师事务所与1000余家商(协)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3个服务案例入选全国百佳。目前,“云南中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已入驻1047名律师,访问量31.7万余次,依托我省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的15个分支机构,服务企业“出海”。


  云南省社会保险局:


  截至6月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05万人


  云南省社会保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云南人社系统坚持服务发展与服务民生并重,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通过持续深化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可持续性不断增强。通过实施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三年专项行动,云南省持续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协同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并将养老保险扩面纳入2024年省政府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全力推进,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保障。截至6月底,全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405万人、373万人、601万人,较2012年分别增加937万人、148万人、306万人。


  通过稳步提高待遇水平,云南省落实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日益显现。2023年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增加一倍,月人均失业保险金从2012年的707元提高到2023年的1797元,月人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从2012年的1577元提高到2023年的3637元。


  在社会保障便捷性方面,通过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推动社保经办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暖心贴心。方便群众“同质办”“规范办”,以《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为牵引,加强信息共享、减少证明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实现全省范围内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方便群众“网上办”“打包办”,81个事项“一网通办”、69个事项“省内通办”、19个事项“跨省通办”,推进高效办成退休、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个人就业创业等“一件事”。为方便群众“就近办”“多点办”,云南省还与邮政、银行全面开展多元合作经办,主动拓宽服务渠道,目前已开设1626个社银社邮合作网点,“城市一刻钟,农村社区全覆盖”便民服务圈不断拓展。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李瑞莹


  编辑:汤维


  审核:段曌红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