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人社部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放出了一个特别的信号。


人社部明确指出,要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同时,养老金调整会更多的向中低收入人群进行倾斜。

  那么很明显,这里的关键词就是,“中低收入人群”,可能有些网友会疑问,哪些人是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呢?


  提到那些中低收入的退休老人,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一个群体,就是农村老人,也就是正在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因为绝大多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基本都是来自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农民,而且最关键的是,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的人均居民养老金都不到200元。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养老金收入水平是有着一定差距的,而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又普遍是比较低的,如果拿农村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和职工养老金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差距。


  据统计,全国农村养老金的人均水平大概也就是在200块钱左右,而职工养老金的人均水平基本是在3600块钱左右,这个差距可以说是比较明显的。


  在以前,广大农村老人依靠自己的土地和家里子女养老,现在他们可以通过参保来攒养老金,这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如果能将这200元的待遇水平提高,那必定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因为我们知道,农民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是不能忽视的。现在农民养老金水平普遍较低,导致社会上也有很多声音在呼吁为他们提高养老金待遇。


  虽然很多农村地区的老人并不是完全依靠养老金来生活,但是如果提高了养老金水平,这部分老人的生活条件也会获得改善,过上更好更踏实的晚年生活。就像去年的时候,国家就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进行了一次提升,并且一次性上调20元,这个幅度其实是比较大的,因为从以往历年来看都是首次,而且整体的涨幅比例也高达将近20%。


  其实今年也已经有一些地区,开启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调整工作,如江苏昆山市,陕西省潼关县,黑龙江省等等。但是这些地区的调整水平和幅度,可能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如果说调整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当属上海!


  在这方面上海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走在前列的,上海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已经达到1490元,是全国最高水平,而且上海还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1000元以上的地区。


  此外,北京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达到了961元,这意味着在今年调整之后,北京很可能也会突破1000元以上的大关。


  但是除了北京上海,大多数地区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相对来讲还是比较低的。


  今年人社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放出这个信号,明确要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这确实令人期待。因为这或许意味着,今年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过程中,会对农民来说有一个惊喜呢?


  目前已经有预测称,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两个可能性。


第一是上调政府补贴金额。

  因为农村基础养老金,其实是由国家补贴一部分,然后各省、市、县再根据当地的财政实力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是再补贴一部分,所以如果能够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就可以直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金收入了。


第二就是直接上涨基础养老金金额。

  我们知道,去年我国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已经涨到123元左右,今年预计还会有一个突破,所以这个金额还会继续上涨,不过具体的金额要等待官方明确。


  其实农民一直都在为社会作着巨大的贡献,他们不仅保障了我国粮食最基本的生产安全和供应安全,而且国家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等等都离不开农民的身影。


  从2011年的时候,我国开始了农村养老金的发放制度,当时的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村老人能够分配到社会收入。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来,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村基础养老金经过不断的上涨,也从最初的每月55元上涨到了每月123元,虽然上涨幅度比较大,但从金额上来看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对于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是否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举措,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