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已入编!广西乡村医生编制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8月27日,广西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广西基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新进展和显著成效。930记者从会上获悉,近两年来广西在乡村医生编制工作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不仅提升了乡村医生的工作稳定性和积极性,也为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带来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乡村医生编制工作实现“零”的突破
长期以来,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守门人”,其工作条件、待遇保障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广西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23年启动了乡村大学生招聘计划。
该计划旨在吸引更多的医学专业人才投身乡村医疗事业,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目前共招录了19名乡村大学生,其中12人已完成入编手续,实现了广西乡村医生编制工作的历史性突破。这一举措不仅是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巨大鼓舞,也为广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继续组织实施乡村大学生招聘计划,计划全区招聘149人,以进一步充实乡村医生队伍,近期,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将陆续发布相关招聘公告。
持续优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在取得这一突破的同时,广西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广西还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专科医学生培养计划,自2010年以来已累计招收培养订单定向医学生12474人。这些医学生在服务期满后,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成为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同时,广西还实施了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累计培训基层卫生骨干人员2600多名。
探索基层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广西模式”
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广西还积极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以提升服务能力。其中,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重要的一环。通过联合自治区党委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保局等10部门印发相关实施细则,广西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截至2024年7月底,全区已成立155个县域医共体,覆盖70个县(市)、18个区。预计到2026年底,广西将基本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全覆盖。
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过程中,广西还注重探索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的建设。以容县为例,该县创新开展了“县镇+镇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通过构建县镇村卫生健康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医疗与公卫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做到镇村诊疗同平台,药品、中医药服务和检查检验一体化管理,提供移动公卫、移动医疗、医保报销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加大投入改善就医体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的就医体验,广西还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近年来,自治区累计投入130多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目前,全区共建成127家社区医院,有23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广西还实施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延时服务、错峰服务,以及“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等。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部分社区居民的就医难题,提升了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 周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