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加速!一文读懂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

如今,全球人口结构正经历着重大变化,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也正快步迈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这一趋势给养老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深入了解当下的养老状况和未来走向,不仅关系到家里老人的生活品质,对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十分关键!
一、老龄化趋势严峻
近几年,我国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20年的时候,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到2022 年底,60岁及以上老人增加到了2.8亿,占比也涨到了19.8%。按照预测,到2025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会超过3亿,咱们国家就要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了。老龄化来得这么快,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挑战。
二、目前几类主要养老方式及优缺点1、居家养老
在我国,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这种选择深植于传统观念与情感依赖。他们在熟悉的家中度过了大半辈子,屋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生活的点滴,熟悉的环境给予他们无法替代的安心感。与家人朝夕相伴,享受天伦之乐,是许多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重要原因。看着子女忙碌工作之余还牵挂自己,孙辈围绕膝下嬉笑玩耍,老人心中满是欣慰与幸福。然而,这种快乐中也夹杂着一丝隐忧,不少老人察觉到子女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既渴望与他们相伴,又担心成为负担,影响小家庭的和谐。时常在心里盘算,自己的日常开销会不会给子女增加经济压力,生病时的照料会不会打乱子女的工作节奏,与子女观念上的差异会不会引发家庭矛盾。
与此同时,周围有相处多年的老邻居、老朋友,闲暇时聊聊家常、晒晒太阳,日子过得惬意自在。然而,当下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4 个老人,2 个年轻人,1 个孩子” 的倒金字塔模式成为常态。年轻夫妻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每日奔波于职场,努力打拼事业,同时还要肩负起养育孩子的重任,从孩子的日常起居到教育培养,桩桩件件都耗费心力。如此一来,他们实在分身乏术,难以将老人的饮食起居、健康护理等方方面面都照顾得细致入微,这无疑给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
2、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就是以社区为依靠的养老方式,主要是给住在家里的老人提供各种服务,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像日常生活照料,帮忙解决吃饭、洗澡这些基本生活问题,保证老人能过得舒服;还有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给需要康复的老人专业护理,帮他们恢复身体;另外,也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给予陪伴和慰藉。社区养老把社区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让资源得到更好利用,这样老人不用离开熟悉的家,就能享受到方便又专业的养老服务。
然而,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仍存在很多。在硬件设施方面,部分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尚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活动场地、康复设备等,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在服务项目上,存在着服务内容单一、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基础的生活照料层面,而对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高层次需求,难以提供有效的供给。此外,专业服务人员的短缺也是制约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养老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对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要求较高,但目前该行业普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无法充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3、机构养老
养老院、老年公寓、护理院等场所均属于机构养老的范畴。居住在此,老人们能够获得专业且全面的生活照顾服务,从日常起居的悉心照料,到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事无巨细皆有专业人员负责。同时,医疗护理方面也能得到有力保障,无论是基础的健康监测,还是突发疾病的紧急处理,都有专业医护团队随时待命。
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优质的养老机构备受青睐,床位资源极度紧张,常常处于 “一床难求” 的困境。并且,部分养老机构存在诸多问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未能达到应有的标准,收费却相对高昂,给老人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经济压力。此外,地理位置偏远也是一大弊端,不仅使得家属探望不便,周边配套设施也难以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需求。
三、人们对未来养老的需求
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大家想法也变了,老年人对以后咋养老,要求也越来越多了。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他们不光要有人照顾生活、看病方便,还想要更有意思、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就说社区或者养老院,最好能多弄些文化娱乐的地方,像安静的阅览室,让老人能看看书;再有个老年活动室,能写写字、画画、玩玩乐器,让他们能把爱好施展出来。
社交这块儿,老人也想多参加活动,多交些朋友。各种兴趣小组就挺好,喜欢养花的能凑一块儿,交流养花经验,一起把社区花园弄得漂漂亮亮;爱拍照的可以组织出去走走,拍拍好看的风景,这样生活就更有意思了。
还有,每个老人身体状况不一样,所以养老服务也得因人而异。老人都希望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专门的康复护理方案。比如说,有心血管慢性病的老人,得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吃、怎么运动,还得定期检查身体;要是需要肢体康复的,就得有一对一的训练计划和专业护理,帮他们尽可能恢复身体功能。
四、现有养老地产发展现状
为顺应老龄化趋势,满足人们对未来养老的需求,国家积极布局,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从财政补贴到政策引导,全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大力推行适老化改造,力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第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 “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在此背景下,地产行业敏锐捕捉到市场机遇,积极投身养老地产的探索。目前,养老地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众多开发商纷纷转型或拓展业务版图,布局这一新兴领域。目前国内有不少知名的养老地产项目,以下是一些典型代表:
(一)保险系养老地产项目
1、泰康之家?燕园:位于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可容纳 3000户居民,是泰康人寿旗下首个养老社区试点项目,也是国内大型CCRC持续照料养老社区的代表,涵盖自理型、协助自理型、专业护理型、记忆障碍型等不同类型的养老公寓。

泰康之家?燕园是泰康人寿旗下首个养老社区试点项目,也是国内大型 CCRC 持续照料养老社区的代表
2、中国太平?玉兰人家:位于北京顺义区李桥镇,规划总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房间总数137 间,社区总投资4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24年6月正式开业。

中国太平?玉兰人家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24年6月正式开业
3、太保家园?武汉国际颐养社区: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建筑面积约12万平米,总投资约17亿元,由三栋高层建筑和三栋多层建筑组成,共有约1300个养老床位,配备太颐餐饮、恒温泳池、spa 水疗中心等20余个生活配套空间。

太保家园?武汉国际颐养社区由三栋高层建筑和三栋多层建筑组成
(二)地产系养老地产项目
1、绿地国际康养城?颐尚居:绿地集团旗下养老品牌项目,位于上海青浦,涵盖约70-108㎡的颐养公寓和商业配套,有56项适老化设计细节和108项会员服务,依托周边众多优质医疗资源,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绿地国际康养城?颐尚居是绿地集团旗下养老品牌项目
2、绿城?乌镇雅园:采用 “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 的模式,依托1500亩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前期2000多套养老公寓和别墅产品已售罄,售价还上涨了50%,是国内较为成功的养老度假小镇。

绿城?乌镇雅园:采用 “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 的模式
3、万科?随园嘉树:定位为国内首个集中式养老公寓项目,采用 “大社区 + 养老组团” 的开发模式,总占地 100 亩,建筑 63853㎡,土地属性为 40 年产权商业旅游用地,运营采取租售结合方式,2017 年项目护理院住满并实现盈利。

万科?随园嘉树定位为国内首个集中式养老公寓项目
(三)其他类型养老地产项目
1、东方太阳城: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潮白河畔,总占地面积 234.6 万平米,是一个以老人退休生活为主题的大型退休社区,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独栋别墅、联体别墅、四合院、电梯公寓等,社区内配套设施完善,有医院、酒店、会议中心、运动设施、娱乐场所、老年大学、农庄等。

2、双井恭和苑:位于北京 CBD 核心,是北京率先推出 “喘息服务” 的养老院,也是国内首推个性化照护的养老服务机构,为有失智、卧床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的家庭提供服务,让老人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让照顾老人的家属得到休息。

五、养老地产项目的运营模式(一)出售模式
? 特点:将养老地产项目中的房屋或公寓直接出售给老年人或其子女,产权归购买者所有。
? 适用场景:适合那些希望拥有固定房产、对居住稳定性有较高要求,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人。例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端养老公寓,针对有较强购买力的老年群体,采用出售模式,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二)出租模式
? 特点:开发商持有养老地产项目的产权,将房屋或公寓出租给老年人居住,老年人需按一定周期(如月、季、年)支付租金。
? 适用场景: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或者不想一次性支付大量购房资金的老年人来说,出租模式更为合适。比如一些城市中的中低端养老公寓,以相对较低的租金吸引普通收入的老年人入住。
(三)会员制模式
? 特点:老年人通过缴纳一定金额的会员费成为养老地产项目的会员,获得入住资格及相关服务权益。会员费的形式多样,可能是一次性缴纳,也可能是分期缴纳。会员在入住期间,只需支付少量的日常费用,如物业费、餐饮费等。
? 适用场景:适用于那些注重服务品质和会员权益的养老地产项目,通常会为会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专属的优惠政策。例如,一些高端养老社区采用会员制模式,为会员提供高端的医疗保健服务、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等。
(四)医养结合模式
? 特点: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在养老地产项目中设立专业的医疗机构,如医务室、康复中心、护理院等,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医疗护理、疾病诊治、康复治疗等服务。同时,结合养老居住、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元化服务,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需求。
? 适用场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护理或康复治疗的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能够提供专业的医疗支持和贴心的养老服务。比如,一些靠近大型医院的养老社区,借助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五)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模式
? 特点:提供多种不同层次的居住产品和服务,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和记忆障碍护理等,能够满足老年人在不同身体状况下的生活需求。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在社区内灵活转换居住模式和服务类型,享受持续、全面的照料服务。
? 适用场景:这种模式适合那些追求一站式养老服务、希望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度过晚年生活的老年人。例如,一些大型的CCRC养老社区,规划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和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从独立生活到专业护理的全程服务。
六、未来养老地产发展趋势
在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推动以及利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养老地产领域正站在新的发展风口,即将迎来诸多崭新的机遇。未来,养老地产在产品打造方面将迈向精细化设计的新阶段。在建筑材料的挑选上,会优先选用环保、安全且具有良好耐久性的材料,例如采用新型的环保隔音板材,既能有效降低外界噪音干扰,营造静谧的居住环境,又确保居住环境健康无害。在室内空间布局上,也会以老年人的行动便利性为核心,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域,像将卧室与卫生间的距离设计得更近,减少不必要的空间阻隔,方便老人夜间起夜。无障碍设施的配备更是全面且细致,从入口处坡度精准计算、防滑处理的缓坡设计,到走廊每隔一段距离便精心安装稳固的扶手,卫生间内扶手的位置与角度都经过人体工程学考量,再到门宽依据轮椅通行标准合理设置,每一处细节都充分考量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服务内容也将持续丰富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常规的生活照料,如一日三餐精心搭配营养膳食、饮食起居贴心安排,日常衣物细致换洗,以及医疗护理,包括基础诊疗的定期问诊、健康监测的实时追踪等服务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拓展至心理咨询领域,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一对一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老年人排解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康复训练服务会依据不同老人的身体状况,借助先进的康复设备与专业康复师的评估,定制个性化方案,从简单的肢体伸展到复杂的机能恢复训练,助力身体机能恢复;老年教育也将涵盖各类兴趣课程与知识讲座,如绘画、书法、摄影等兴趣课程,以及健康养生、法律知识、智能手机使用等知识讲座,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养老地产将积极与周边社区、专业医疗机构等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与社区合作,能够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各类社交活动,如举办老年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增进老年人的社交互动;与医疗机构合作,可实现医疗资源共享,配备远程医疗设备,建立绿色就医通道,确保老年人在突发疾病时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从而打造出全方位、一体化的养老服务生态体系。
七、结语
老龄化浪潮汹涌,养老成为全社会焦点。当前老龄化趋势严峻,各类养老方式利弊共存,人们对养老的需求也愈发多元、个性,养老地产发展迅速且不断创新,这都表明养老已上升为重要的社会议题。应对老龄化挑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齐心协力。政府完善政策并加大投入,社会营造爱老氛围,企业创新养老产品服务,家庭给予老人关怀照料。展望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将助力养老体系不断完善。相信每个老人都能在温馨舒适的环境里安享晚年,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老龄化社会充满温暖与和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