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追梦新时代 奋发有为忻帼展风采】巾帼故事汇—女干部女职工篇(十五)
?
关
注
忻
州
市
妇
联


学习时刻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作出批示:广大妇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特作用,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妇女工作,满腔热情为各领域妇女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妇女都享有公平与尊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女干部女职工在单位承担重要职责,要支持她们立足岗位多作贡献;农村妇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帮助她们提升科技文化水平,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进城务工妇女是城市的重要建设者,要落实好城乡统筹政策,保障她们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女学生女青年对未来充满憧憬,要支持她们勤奋学习,在人生的创业路上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各类困难群体妇女艰辛不易,要千方百计帮助她们排忧解难,使她们与全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
妇联组织要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真正成为广大妇女信赖的温暖之家。要抓住“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契机,对标一流、找差补短,担当创新、优化服务,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追梦奋斗、全面发展中展示新时代妇女的风采。


她,从小生活在代州古城的街巷里,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艺术熏陶,喜欢上了剪纸这门艺术。早年的她只是出于爱好,逢年过节自己动手将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作品分送给亲朋好友。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越来越重视,在代县文化强县的大背景下,她于2012年创建了代县雁剪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她最擅长写实人物肖像和风景剪纸,迈开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本期“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巾帼故事讲述的是女干部女职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会员、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岩松的故事。敬请关注!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巾帼故事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张岩松经常到代县的各个乡镇和学校义务授课,培养青少年对中国非遗的兴趣,手把手教他们剪纸技艺,希望青少年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做到非遗不断代,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非遗人才。在山西工业大学为大学生讲授非遗与平面设计,开拓大学生思维,引导大学生把非遗与设计结合让非遗与世界接轨。在田间地头教农户学习剪纸,把非遗与家庭经济结合起来,让农村妇女可以不出家门,就可增加收入,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稳定家庭、稳定社会。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巾帼故事
近年来,张岩松免费培训了270余名农村贫困妇女及剪纸爱好者,吸纳了农村闲散劳力100多人,使这些人可以就近就业、就近创业,免去了她们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的后顾之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凭借几位设计师和各部门同志对剪纸的热爱、对事业的不懈坚持和齐心协力、不辞辛劳、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由最初成立时经济负收入到持平再到近几年的有了盈利,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政府各级部门的重视。工作室与代县农业局、劳动局合作,三年来共进行技术交流5场,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巾帼故事
张岩松连续两年参加了忻州市妇联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非遗项目扶贫妇女手工产品展,张岩松非常珍惜恭王府平台这一机遇,结合恭王府“福”字文化,加班加点在“福”字上做文章:依托“福”字本体,在上面设计更多的小“福”和别具一格的图案。传统加创新,使她自主设计的“福”字,成了游客心中“恭王府旅游纪念品”的不二选择。
2018年,她专门设计的一款以恭王府“福”文化为主题的“沾粘有福”剪纸,为八方游客复制非遗福气、粘贴恭王府福气,一经推出,受到现场游客热捧,为远在代县的巧手姐妹们赢得了源源不断的“福”字订单,帮助她们实现了居家巧手脱贫梦。在两年的展销中,雁剪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销量稳居第一,日均营业额3000元左右。公司姐妹们看到自己做的作品在市场上畅销,干劲就更大了。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巾帼故事
作品《夜袭阳明堡》《雁门关伏击战》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山西省妇女报、山西省教育报、山西省工人报刊登。作品《吉祥娃娃》曾获2014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原创百花杯”铜奖;作品《雁北婚俗》获2015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原创百花杯”铜奖;作品《山西代县峨口挠阁剪纸图》获山西省第二届文博会“神工杯”金奖;作品《雁门人家》获山西省第三届文博会“神工杯”银奖;作品《福至雁门》获2017山西省总工会组织的职工手工艺大赛剪纸类二等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