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旨在为民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基层医疗服务,这一举措本是民生福祉,众多社区医院在各地拔地而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然而,在繁荣发展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套取社保基金、药价虚高等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了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与群众的切身利益。


  


  在笔者的亲身体验中,社区医院的问题暴露无遗。走进一些社区医院,拔罐、刮痧这类中医理疗项目频繁推荐,乍看是丰富医疗服务内容,细究却发现其背后可能暗藏套取社保基金的玄机。这些项目并非针对患者实际病情所需,更多像是为了“制造”医疗消费,通过将医保报销范围内的项目过度使用,把国家社保基金当作“唐僧肉”,肆意瓜分。从网上曝光的诸多案例来看,这绝非个别现象。部分社区医院与不良商家勾结,以虚假治疗项目骗取医保资金,每一笔违规操作,都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是对真正需要医疗救助群体的不公。


  


  药品价格虚高也是社区医院的一大顽疾。本应凭借基层优势,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药品的社区医院,却在药品定价上令人大跌眼镜。许多常用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正常水平,即便经过社保报销,患者最终支付的费用与在大医院、普通药房购药相差无几。这就使得医保报销的意义大打折扣,群众未能从社区医院的设立中获得应有的实惠。网络论坛上,不少网友纷纷吐槽在社区医院看病买药的高价经历,对比周边药店的价格,社区医院的药品价格体系混乱可见一斑。这种高价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可能导致一些患者因费用问题放弃在社区医院就医,背离了社区医院服务基层、普惠大众的初衷。


  


  这些乱象的存在,究其根源,监管的缺失与漏洞是主因。医保部门在审核报销流程时,未能做到严格细致,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对社区医院药品定价缺乏有效监管,任由价格乱象滋生。此外,部分社区医院管理者与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为了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将医院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


  


  社区医院乱象若不加以整治,医保、社保基金将被不断蚕食,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建立的医保体系也将面临信任危机,群众对基层医疗服务的信心更是大打折扣。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医保报销审核机制,严格审查医疗项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强化对药品价格的管控,建立透明、合理的药品定价体系。同时,加强对社区医院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让医保、社保基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让社区医院回归便民利民的正轨,切实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