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养老金这事儿,可是让不少人操碎了心。


  有人晒出自己缴了15年,账户里躺着23万,结果退休了每月只能领到3500多块,够干嘛的?


  连顿像样的生煎馒头都吃不上几回!


  但也有人哼着小曲儿,说自己缴了30多年,账户余额快翻倍,每月能领到上万块,退休生活不要太滋润。


  这差距,啧啧,简直比黄浦江两岸的风景还要泾渭分明。


  咱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上海养老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养老金:不止是存钱罐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养老金就像个存钱罐,存得多领得多。


  这话对,也不全对。


  上海的养老金,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你缴费的年限和社会平均工资来算的,缴得越久,基数越高,这部分钱就越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才是你真金白银存进去的,退休了按月给你发。


  所以,只盯着自己账户里的钱,就像只看到冰山一角,下面的大头你还没瞧见呢!


  缴费年限,才是决定你养老金厚薄的关键因素。


  就好比熬汤,时间不够,味儿再浓的料也出不来鲜美的汤底。


  看看这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同样缴费快30年,有人账户里59万,每月领9500多;有人账户里也差不多,但因为多缴了几年,每月能领到11600多,这差距,都能买不少大闸蟹了吧!


“随申办”:算算你的养老金够不够买小笼包

  现在这世道,信息就是金钱。


  想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领多少钱,别光在那儿瞎猜,用“随申办”查查就知道了。


  尤其对那些女性过了40岁,男性过了50岁的,更得赶紧去看看,心里有个数,也好早做打算。


  别觉得麻烦,动动手指头的事儿。


  打开“随申办”,搜“养老金测算”,就能看到自己未来养老金的大概情况。


  这就好比去豫园算命,虽然不一定准,但至少能给你指个方向。


  当然,这只是个预估,具体能领多少,还得看退休时的政策和社会平均工资。


  不过,早点了解,总比两眼一抹黑强。


  除了按时缴费,提高缴费基数,还有什么法子能让退休生活更滋润呢?


  买商业养老保险,或者自己理财投资,都是不错的选择。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几条腿走路,心里才踏实。


  养老金这事儿,就像上海的弄堂,弯弯绕绕,但只要你用心去了解,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别等到退休了才发现钱不够花,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未雨绸缪,才能老有所依,在上海滩,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