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小区里见过这样的场景?


  几位老人在垃圾桶旁翻找着什么,偶尔还会因为一个塑料瓶争吵几句。


  他们看起来并不像是流浪者,但却不得不为了几毛钱的废品奔波。


  他们中很多人一辈子勤勤恳恳,年轻时为家庭操劳,到老了却只能靠捡废品补贴家用。


  养老金微薄,可能连基本的生活费用都难以覆盖,更别提享受生活了。子女虽然心疼,但也无能为力。


  这些老人,只能在有限的资源里,尽力维持生活的尊严。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晚年后,有社保、有养老保险和没有社保的区别。


  01.


  没有社保的老人,生活有多难?


  在小区的角落里,总能看到一些老人的身影。他们大多是跟着子女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一辈子习惯了劳作,闲不下来。


  在村里,他们还能种点菜、养几只鸡,虽然辛苦,但至少能自给自足。


  可到了城市,他们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这些老人,每天在小区里转悠,捡些废品换点零花钱。


  他们不是不想休息,而是习惯了靠自己的双手去挣点钱。


  养老金微薄,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更别提享受生活了。子女们虽然心疼,但也无能为力。


  他们劝老人别再捡废品,但老人总是笑笑说:“闲着也是闲着,能动就动动吧。”


  有一次下楼丢垃圾,我看到一位老人在小区的垃圾桶旁翻找废品。他看起来很普通,穿着朴素,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求助,只是默默地翻找着那些能换几毛钱的废品。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些老人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他们或许银行里还有点积蓄,但舍不得花。钱越花越少,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万一“人还活着,钱没了”,那该怎么办?一旦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靠子女养活,他们又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


  这种无奈,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


  02.


  有社保和养老保险老人,生活有多不同?


  有社保、有养老保险的老人,生活多了一份从容和安心。


  每月按时到账的养老金,让他们不再为基本生活费用发愁,也不用为偶尔的医疗支出而焦虑。这种经济上的保障,让他们能够更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比如,城市里的退休职工,每月有三四千元的养老金,生活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他们可以去公园晨练,去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或者和老伙伴们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如果身体不适,他们也能及时就医,不用担心医疗费用带来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养老金让这些老人在家庭中更有底气。他们不仅能减轻子女的赡养压力,甚至还能在子女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


  这种经济上的独立,让他们在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时更有话语权,也能更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有社保和养老保险的老人,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们不再为经济问题而烦恼,能够更有尊严地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这种经济保障,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改善上,更体现在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心灵的安宁上。


  03.


  不缴纳社保也不购买养老保险的人群


  尽管社保和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仍有一部分人群未能参保。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约为10.5亿人,但仍有部分人群未纳入社保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非正规就业者


  非正规就业者通常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或雇主,因此无法通过单位缴纳社保。这类人群数量庞大,且收入不稳定,缴纳社保的经济压力较大。


  据估算,我国灵活就业人口已突破2亿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放弃缴纳社保。


  2. 自由职业者


  自由职业者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需要自行承担社保和养老费用。由于缺乏单位支持,且社保缴费需要额外支出,部分自由职业者因经济压力或对社保制度的误解,选择不缴纳社保。


  3. 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人群


  部分人群因生活在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的地区,或因工作性质特殊(如流动人口、农村居民等),未能纳入社保体系。根据2023年的数据,仍有约6605万人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这表明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4. 年轻人因经济压力放弃社保


  近年来,部分年轻人因生活压力大、收入不高,选择放弃缴纳社保。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02万人,而到2048年,这批人将成为主要缴纳社保的群体。然而,由于当前年轻人面临购房、结婚、养育子女等多重经济压力,缴纳社保的意愿有所下降。


  5. 单位不按规定缴纳社保


  部分企业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导致一些职工无法享受社保福利。


  据2021年数据,我国就业人员总数为7.4652亿人,但实际缴纳社保的职工不足就业人员的一半。这不仅影响了职工的权益,也增加了未来养老的压力。


  04.


  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


  1. 缺乏社会保障对于不缴纳社保和不购买养老保险的人来说,未来可能面临较大的社会风险,例如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很可能导致经济困难。没有社保的保障,医疗费用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家庭破产。


  2. 晚年生活困境退休后没有养老金的支持,生活将变得非常艰难。基本的养老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甚至可能陷入贫困和孤独。很多人在年轻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等到老了才发现,生活已经无法回到从前。


  3. 经济压力巨大没有养老金的支持,只能依赖其他收入来源或家庭支持来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这不仅会对个人的经济状况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家庭关系造成压力。子女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负担,而老人自己也可能因为无法自立而感到自卑。


  05.


  养老金是否足够?


  按当下的消费水平和以后每年环比增长的物价指数,将来你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真的够养老吗?


  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每人至少需要182.2万的养老现金储蓄,两个老人就需要近400万,甚至更多。


  说到养老,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养老金。但养老金真的能撑起我们未来的养老生活吗?这可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在的养老金,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生活成本也在逐年增加。食品、医疗、日常用品……这些最基本的开销,就已经让人感到压力。


  更别提那些突发情况,比如生病住院,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医疗费用,养老金显然难以应对。


  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资源越来越紧张。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口比例将持续上升,这意味着养老负担也会越来越重。


  据相关数据,未来30年制度赡养率将翻倍。


  这意味着,2012年五个人养一个老人,到2030年可能变成两个人养一个老人,2050年甚至可能是一个人养一个老人。


  这样的趋势下,仅靠社保养老显然不够。


  养老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生活质量的问题。


  养老金的不足,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度。很多老人因为经济压力,不得不放弃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甚至面临孤独和被边缘化的风险。


  养老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还包括应对突发疾病、保持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需求。


  因此,除了社保养老金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为养老生活增添保障。例如,储蓄、投资或购买商业保险等,都能为我们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毕竟,养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提前规划总比临时抱佛脚要好。


  曾有一名78岁患病老奶奶在网上求职的帖子登上了热搜,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明明已经到了退休之后颐养天年的年纪,为何现在又要求职?求职的老人说,是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为自己挣一点看病钱和吃饭钱。


  现实就是那么残酷,很多在社会打拼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尚且过不好自己的小日子,房贷、车贷、教育哪个不需要占用大百分比的经济收入,又哪里能承担起父母的养老大业?


  养老的意义不是一天三餐吃饱那么简单,我们都知道,老人一般都是疾病缠身,很多老人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如果再负担看病,就现在养老金的水平来看,根本不够用。


  06.


  为什么商业养老保险值得考虑?


  面对养老问题,我们不能只依赖于社保养老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家通过多种方式来补充养老保障。


  这些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养老需要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参与。


  商业保险的重要性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补充方式。它不仅能提供额外的经济保障,还能根据个人需求定制不同的保障方案。优势在于,它可以根据你的预期寿命提供稳定的收入,让你在晚年依然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举个栗子:30岁的男性,每年交5万,交15年,60岁领取:


  保单第14年现金价值就已经超过所交保费;


  从60岁开始每年领69350元,也是就每个月5894.75元,白纸黑字的写进合同,加上社保退休金,一个月至少有8、9千的退休金,生活过得挺滋润的了;


  70岁时累计领取了76.285万,已超过所交保费,账户里的现金价值还有79.79万;


  81岁时累计领取152.57万,已超过所交保费的2倍多,而此时账户里的现金价值还有46.6895万,IRR达到了2.79%;


  92岁时累计领取228.855万,已远超所交保费的3倍多,而此时账户里的现金价值还25.6万,此时IRR已达到了3.16%;


  ……


  个人养老金计划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个人养老金计划,这是一种由个人主导的养老储蓄方式。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你可以自主选择投资产品,享受税收优惠。


  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养老资金的来源,还能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多元化养老策略除了商业保险和个人养老金计划,还可以通过储蓄、投资等方式为养老做准备。


  例如,定期储蓄可以为养老提供稳定的资金基础,而稳健的投资则可以增加资产的收益。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在探索通过适老化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等方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养老需要我们提前规划,通过多种方式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保障。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计划以及多元化的养老资金来源,都是实现高质量养老的重要手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晚年依然“有钱花”,享受有尊严的生活。


  06.


  结语


  养老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养老的重要手段,能够为晚年生活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别等到老了才后悔,提前规划,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正如《人民日报》曾指出的:社保不是万能的,养老还需要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起来,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