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党一豪


  在洛阳市孟津区,有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他们的成员平均年龄在 65 岁以上,却以自己的热情和奉献,为社区的老年人带来了温暖和帮助。这种“低龄助高龄”的互助养老模式,不仅让“小老人”发挥社会余热,也让“老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


  7月15日,杨小霞正在家中绘制一幅工笔画。她是中油社区的一位居民,患有类风湿病史多年,手骨严重变形。然而,通过学习绘画,杨小霞找到了人生的新起点。绘画不仅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还让她的作品成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展品。


  中油社区是一个重度老龄化的社区,为了解决社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社区党支部于 2009 年底发起了“以老助老守初心”志愿服务项目,成立了“初心”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由身体健康、乐于奉献的老年人组成,他们通过金秋理发、爱心助老、市民教育、理论宣讲、志愿巡逻等方式,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帮助。


  其中,应急救援队是“初心”志愿服务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主要负责帮助辖区的“空巢老人”和困难家庭。马玉林是及时雨担架队的队长,他坚持锻炼自己,以确保能够在需要时为老人提供帮助。多年来,“担架队”共上下楼梯 1000 多趟,救助 300 余名危急患者,从未出现过一次失误。


  “中油社区‘初心’志愿服务队深受辖区居民赞扬,有效缓解了社区养老难题。”孟津区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张彩霞表示,“低龄助高龄”的互助养老模式,不仅提高了社区帮扶效率,更传递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