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周围农民朋友还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引导,采取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社会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实行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政策,以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一种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参与人群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简单来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是为那些没有社保的城镇及农村人口。
缴费方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按国家规定计算利息。个人缴费设置若干档次(200元、300元、500元、2000元…),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缴费档次,参保人每年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确定。
养老保险待遇:
参保人年满60周岁(不分男女)、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政府可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各地标准有差异。
2、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139个月
那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底合不合适?到底合适多少?
可以说是非常合适,强烈建议还未参加的尽快参加,有缴费能力的尽量提高缴费档次。
原因如下:
第一,缴的多,政府补贴的多。以河北省为例,200元档,政府补贴35元。每提高一档,增加15元补贴,最高补贴120元。
第二,参保人年满60周岁(不分男女)、累计缴费满15年,可终生领取,这无形当中为大家的晚年生活进行了兜底。
第三,基础养老金每年会适当上浮,也就是说随着领取年龄的增加,每年领到手的钱也会增长。
第四,若参保人死亡,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依法继承。站在家庭的角度,不存在亏本的风险,即使死亡,也是相当于为家庭其他成员做了储蓄。
60周岁后每月领取额度主要是由个人账户积累额度和基础养老金决定,其中个人账户积累额度取决于个人选择的缴费档次,基础养老金主要取决于参保人所在省份经济实力。
下表是以河北省为例进行的测算,每个省份会有些许差别,但是基本逻辑不变。假设个人账户养老金年化收益2.5%,基础养老金每年按照2%幅度上涨。
那么可以发现,随着缴费档次的提升,每月领取额度逐渐提升。最低档回本年限最短,但是每月仅领取200元。最高档约8年回本,但是每月领取额度最高。
这里小编建议,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高的缴费档次。随着人均寿命的提升,大家回本的概率都是非常高的,这是国家给大家巨大的福利,大家应该珍惜。
缴费档次(元/年)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每月领取额度
基础养老金每月额度
每月领取额度
缴费本金
回本年限
200
4,569
33
168
201
3,200
1.33
300
6,636
48
171
219
4,800
1.83
500
10,690
77
175
252
8,000
2.65
1000
20,703
149
178
327
16,000
4.07
3000
60,513
435
182
617
48,000
6.48
5000
100,324
722
185
907
80,000
7.35
8000
159,999
1,151
189
1,340
128,000
7.96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