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降费、分配公租房……桂林社会保障的这些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养老金提高了,手上的余钱多了,晚年生活可以更滋润了!”
“社保费降了,我们企业的负担轻多了!”
“看病越来越方便了!”
“搬出棚户区,住进敞亮新房,生活也有了新盼头!”
……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这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指标,也是老百姓心中最实在的期待。回首刚过去的2019年,桂林不断完善民生保障体系,随着国家层面一系列政策的踏实落地,加上本地出台的一系列关乎民生的保障措施逐步实施,桂林百姓都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这些“小变化”日积月累,不仅提升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品质,也带来了踏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养老金涨了,幸福晚年“锦上添花”
■百姓说变化:
“趁现在身子骨还算硬朗,多出去走走。现在退休金又涨了,我们要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元旦到来前夕,在市中心一家油茶店里,67岁的范女士和一群老姐妹围坐在一起,边吃喝边说笑。桌面上摆放着一叠各个旅行社的报团资料,她们正兴奋地计划着春节过后相约去马来西亚沙巴岛旅行。
“3000多块出趟国旅游不算贵,图个健康开心!”范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她和老伴,还有一帮老姐妹去了不少地方旅游,比如国内的成都、厦门、西安等地,这次为了迎接新年,他们决定组团出国旅游。
范女士和老伴都是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退休工资不算高,但不用负担儿孙们的开支,自己管自己是足够了。“这几年我们的退休金年年涨,现在有4000多元/月。”她感慨道,“退休工资年年涨,平时看病吃药还有医保报销,完全不需要儿女为我们养老。除了平日正常的生活开支,余下的钱还可以出去旅游。在国内许多景点,我们凭老人优待证还可以享受免票。这样的晚年生活,我觉得很幸福了!”
■政策链接: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按照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的要求,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此次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此次调整是国家继2016年以来连续第四年同步安排、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
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我市人力资源部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相关人员的养老金差额足额发放到位。据悉,此次调整,桂林约有25万退休人员受益。
■记者点评:
养老是个伦理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如今,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更多老人退出工作岗位后进入“待养”梯队。“银发社会”带来的治理挑战,一点也不轻,但让老人们欣慰的是,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部门,都始终把“老有所养”作为重要的民生目标,让年长者安享幸福晚年。
如今,看着老一辈拿着退休金不愁吃穿开心生活,各处休闲旅游,许多人对老年生活不再恐慌焦虑,甚至对银发族心生“羡慕之情”。的确,养老金的逐年提高、医疗保障的不断完善,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幸福晚年“锦上添花”,也让他们的子女多了一份踏实和安心。
社保降费,企业喜“减负”
■百姓说变化:
前不久,市社保局二楼业务大厅里,我市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罗女士在为企业员工办理社保缴费事宜。当得知社保费率降低后,罗女士十分欣喜。在咨询完工作人员后,罗女士算了一笔账:“我们公司一共有20多个人。此次降费后单位缴费每人每年可以省下100多元,一年下来,我们企业可以省下好几千元,这对于我们小型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数字了。”
罗女士说,社保降费能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确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作为旅游行业企业,她在的企业经营压力很大,其中广告费和人工支出费用占比较大。她表示,如今人才是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保降费省下来的钱,可以让员工的薪酬发放更稳定,并提高人才的薪资待遇,还可以在员工培训上增加投入,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不少企业经营者都体会到了新政带来的实惠,纷纷为社保降费“点赞”。
■政策链接:
2019年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4月26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财政厅共同出台了《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的通知》。5月1日起,桂林开始执行社保降费政策。
记者从我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从2019年5月1日起,我市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数上下限分别为上年度全区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用人单位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数为全部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同时,从5月1日起,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调至16% ,该政策适用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单位,并将长期执行,若国家和自治区今后有新规定,再按新规定执行。
据介绍,此次社保费率降低,会较大幅度地减轻企业社保缴费的负担。其中,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相较之前的20%或者19%的费率水平,一次性降低3至4个百分点,相当于降低1/5。另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政策就是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改用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核定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比原政策规定的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参保人员的实际平均工资水平,部分工资水平较低的职工和企业缴费基数可相应降低,缴费负担会减轻。
■记者点评:
社保费率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企业来说,社保降费有助于降低用工成本发展生产,直接助推其减负增质;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社保费率的降低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相关福利发放的降低,相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助推下,随着社保费率的降低,劳动者的养老金等福利还有望逐年提升。如今,社会保障就像一张“安全网”,让百姓心里越来越踏实。
“医联体”遍地开花,基层百姓也能享“优质医疗”
■市民说变化:
“以前看病要去市里大医院,现在在县里的医院也可以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太方便了!”回想起去年初的一次就医经历,家住灵川县的卢先生挺感慨。去年4月,他因肛肠疾病住院,需要手术治疗。因考虑到县里医院的医疗水平有限,他和家人商量决定到桂林市的三甲医院治疗。然而,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主治医师时,主治医师告诉他,不用奔波跑路,因为就在几个月前桂林市一家三甲医院与灵川县中医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三甲医院的肛肠专家可以到灵川现场指导手术。经过专家的指导以及专业团队协作,卢先生的手术很成功,他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健康。“医联体在以前对我来说还是个新鲜名词,现在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我看到了它的好处。”卢先生说。
2019年,不少桂林百姓切身感受到就医的新变化。随着我市医联体建设“遍地开花”,许多和卢先生一样的县乡基层群众不用跑远路、花重金,就近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
■政策链接:
近年来,“医联体”建设被列入我国新医改的重点举措。建设“医联体”的目的是促进医疗卫生工作中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自2018年桂林被确定为广西“医联体”建设整体推进改革试点城市后,2019年,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持续推进,我市不断夯实“医联体”建设,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联体模式———
2月,广西首个城乡个体医师乡村医师医联体协会在荔浦市成立,由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荔浦市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组成紧密型“医联体”。
3月,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与贺州钟山县人民政府在钟山举行仪式,签订“医联体”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该院与钟山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和10个乡镇卫生院组成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并逐步对其托管。
10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与桂林银海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签约仪式举行。银海医院正式挂牌成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银海分院”。据悉,两家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也是我市首个由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组成的紧密型“医联体”。
11月,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惠宁分院揭牌成立,标志着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与桂林惠宁医院正式结为紧密型“医联体”。据悉,这是广西第一个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结合的“精神病专科医联体”。
……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建成紧密型“三二”(即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医联体15个、“三二一”(即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医联体4个、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19个,覆盖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4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124个,初步形成了“三二”、“三二一”、县域医共体、城市区域医联体四种格局。
■记者点评: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欣喜地看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逐步改变。这不仅减轻了老百姓看病的经济负担,更让大家对医疗保障多了一份安心。
困难群体圆了“安居梦”
■百姓说变化:
“以前住的是破旧房,现在搬进了新房子,月租不到原来的一半!”54岁的陆凤玲是象山环卫站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从事环卫工作5年,丈夫患肝硬化长期需要服药,女儿没有工作,儿子收入不多。2019年6月,一家人欣喜地领到了迎宾安居小区二期公共租赁住房的新房钥匙。据了解,该小区是我市去年首批办理入住的公共租赁住房,有800多户中低收入家庭约2000人受益。
陆凤玲告诉记者,在这以前,他们一家4口租住在市区内一老旧小区的简陋套房里,每个月租金450元。去年初,她申请了公租房,并通过摇号等手续成功获得迎宾路公租房的租赁资格。她申请到的房子是2房1厅有近50平米,月租不到65元。“你看看,申请的房子半年租金跟我以前一个月的房租差不多,一年我可以省下不少钱了。”陆凤玲表示,这样也住得更安定,感觉生活更有盼头了。
■政策链接:
2019年我市保障性住房工作顺利推进。来自市社会保障住房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全市就新开工棚户区住房改造4616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7.14%,在全区总排名中名列前茅。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3033户,任务完成率97.84%。同时,我市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1559套、公共租赁住房747套。公租房已分配入住29910套。
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2020年,我市将继续推进全市住房保障工作,将住房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新就业无房职工和“新市民”群体,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众住上放心房、幸福房,生活更有盼头。
■记者点评:
住房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安居”是“乐业”之本。对于每个老百姓来说,安居是最基本的“幸福砝码”。对于政府而言,“住有所居”既是承诺,也是责任。为无数困难群众圆他们的“安居梦”,更多的是坚定了他们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和动力。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记者张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