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老保险,现状如何?
在农村,养老一直是大家关心的大事。现在农村主要实行的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它就是把原来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而来的,目的是让农民也能有基本的养老保障 。
就拿隔壁村的李大爷来说,他今年65岁,交了15年的养老保险,每年交200元,现在每个月能领100多块钱的养老金。这点钱,在物价上涨的今天,确实很难维持生活。很多像李大爷这样的农村老人,即便上了年纪,还得继续劳作,不然生活就没着落。为什么农民养老金会这么低呢?一方面,农民选择的缴费档次普遍不高。从每年200元到2000元不等,和城里职工每年上万元的养老保险缴费比起来,差距很大。另一方面,农村养老保险主要靠个人缴费,政府补贴为辅,不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而且以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太完善,很多农民没有长期稳定的缴费习惯,导致养老金积累少。
但农村养老也有自己的一些优势。农民有宅基地和土地,不用像城里人那样花大价钱买房,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粮食蔬菜还能自己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养老压力。不过,现在国家也在想办法改善农民的养老状况。比如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一些地方还在探索互助养老、集体养老等新模式,有的村子用村集体经济收入给老人发补贴,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 。
农民的养老保险现状有不足也有希望。要想让农民养老更有保障,除了依靠国家政策,农民自身也要有长远规划,条件允许的话,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这样以后养老金也能多一些。大家觉得呢,对于农民养老保险,还有哪些更好的想法或建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