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开盲盒?养老金余额才是隐藏关键


  


  在这个飞速运转的时代,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为了工作和生活忙得晕头转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养老金作为退休生活的经济支柱,可不能被忽视。曾经我也觉得养老是遥远的事,一次刷短视频的经历,却让我彻底改观。


  


  那


  天工作结束,我瘫在沙发刷视频放松,一个头发花白、满脸愁容的大爷出现在屏幕。他大倒苦水,退休金少到难以维持温饱。这画面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养老并非遥不可及,养老金账户里的数字,决定着退休生活质量。我立刻坐不住了,开启“打听风暴”,迫切想了解自己的养老金情况。惊喜的是,用支付宝就能查询,对忙碌的我来说,方便得就像瞌睡时递来的枕头!


  


  说干就干,我迅速打开日常用得最多的支付宝,在搜索框输入“市民中心”。市民中心堪称生活福利的“超级百宝囊”,各种服务应有尽有。一进入,“社保”选项醒目得像黑夜中的灯塔。社保贯穿我们生活,生病报销、退休养老都离不开它,宛如忠诚的守护天使。点击社保,“电子社保卡”弹出,按提示输入账号密码登录。登录成功那一刻,我的心跳加速,像即将打开神秘宝藏,兴奋感爆棚。接着找到“个人社保权益单”,因地区不同显示年份有别,我按需求点击年份进入。


  


  很快,查询结果揭晓。看到已缴纳77个月养老保险记录,我不禁感慨,时间飞逝,仿佛昨天才入职,竟已积累了这么长时间的缴费记录。再看2022年账户余额,仅一万多元,我的心瞬间凉了半截。这点钱,退休后怎么生活?未来养老生活仿佛被乌云笼罩,焦虑感扑面而来。更糟的是,换单位后失业和工伤保险断缴,那种心里空落落、失去重要依靠的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查完后,我的脑海满是疑惑。首先是缴存比例,我总觉得自己交得太少。工作年限增长,缴纳金额和比例难道不该水涨船高吗?毕竟在一个岗位奋斗多年,养老金多些才说得过去。


  


  养老金计算方式也让我头疼。深入研究后,我才明白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和退休年龄紧密相关,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55岁退休170,60岁退休139。显而易见,想退休后养老金丰厚,延长缴费年限、提高缴费基数才是王道。而且单位缴纳部分进社会统筹账户发基础养老金,这颠覆了我的认知,真是长见识了。


  


  这里给大家科普下缴存比例。企业社保,个人缴费比例一般8%,单位16%;灵活就业人员自己交社保,缴费比例高达20%,费用全自己扛,着实艰难。养老金领取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影响养老金的因素多,除缴费年限和基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也关键,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养老金待遇越好。


  


  通过这次查询,我深刻认识到,不管当下养老金状况如何,努力工作是保障未来生活的关键。努力工作既能充实钱包,又能提高养老金缴费基数,对现在负责,也为未来养老生活添砖加瓦。或许未来随着社会发展、工资上涨,养老金缴存基数能一路飙升。


  


  别再犹豫,赶紧拿起手机,用支付宝查查养老金账户余额,对比下和我的情况是否相同。若有新发现,或对养老金有疑问、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把养老金这件关乎晚年生活的大事研究明白,让退休生活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