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们高中同学里只有一个考上本科,两个大专,三个中专的,全年级四百多人,这几个上岸的真的是人中龙凤。


  那个考上大学的同学经过四年苦读又考上研究生,把我们一众同学羡慕的都不会嫉妒了。


  八十年代初本科生很少,研究生更是弥足珍贵,更让我们惊异的是他研究生刚毕业又公费到新加坡读博!博士毕业后和一个省委副书记的千金结婚了,不久举家留在了新加坡!后来就失联了。


  而我们依然在中国奋斗。有人在企业上班,有人在机关工作,有人没考上大学先当民办教师后来转正了,也有灵活就业人员。每次同学聚会总在相互嘘寒问暖中提到那名在国外的同学。后来的一次同学聚会,大家也相继退休了。都说同窗是没有血缘的亲人,大家在关心彼此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问问养老金情况,有灵活就业的拿一千多,有下岗自交社保后的两、三千,五千到八千的不多,一万以上更少。聊着聊着,有人又提到那名同学,大家估计他也该退休了吧,该拿几万养老金在国外纸醉金迷了吧。


  这时,一名消息灵通的同学告诉我们那名同学的真实情况:他先在新加坡的一家大型国营企业工作,收入颇丰,因为当时新加坡没有计划生育,所以家境很好的他儿女双全,请了菲佣,期间全家取得新加坡绿卡。头脑异常聪明的他在深入了解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后,将其和中国国内的社保和医保制度做了充分的对比,他毅然决定放弃新加坡绿卡,全家回国。他认为人总会老,老了就会有病痛,而按新加坡的那一点点公积金,完全无法支付退休后的所有日常消费包括生活和医疗。如果你有空到新加坡或者到日本的一些写字楼或食阁或小贩中心,就可以看到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为了生存,起早摸黑还在当清洁工,看到这些实在让人心酸。如果你在新加坡有搭计程车的经历,那些花白头发,上了年纪的老司机,只要知道你是中国人,无不向你吐苦水,吐槽他们政府的养老和医疗制度。向往中国工薪阶层退休后老有所依的社会制度。


  辛勤的日本老人


  “那现在这名同学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地问。“听说他回来后在国内一家私立企业工作,虽然是搞科研的,但这家私企不久就减员了,他也被裁了。因为在国内缴的社保年份不多,听说拿的养老金也不多。哦,对了,他的岳父是大老虎,早被判刑了。”


  辛勤的日本老人


  也许这就是人生,有暴风骤雨也有丽日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