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张艳艳


  3月14日,项城市新桥镇常楼村丁庄村民丁先生通过顶端新闻“我想@领导”问政平台反映,自己于2016年以现金形式缴纳的20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用,至今未在账户中显示。


  丁先生回忆,2016年他为妻子、哥哥等4人缴纳保险金,每人500元,缴费情况清楚地登记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手册上。然而,2022年当他前往新桥镇便民服务大厅查询时,却发现2016年的缴费记录缺失。他多次向新桥镇相关部门反映,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镇里称不少村民都遇到同样问题,这让丁先生不禁质疑这笔钱的去向,“钱现在在哪?是退还给我们还是补缴?”


  (丁先生养老保险手册)


  (缴费证明)


  (丁先生养老保险账户查询结果)


  对此,常楼村党支部书记表示,2016年代收的村民养老保险金已全部转交至新城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新桥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坦承,多年前由于采用现金收缴养老保险的方式,管理缺乏规范,账目较为混乱,导致不少村民养老保险漏登记错登记,“这是共性问题,不止他一家,情况普遍存在。”


  此外,新桥镇政府在回复丁先生时提到,修改错账需要按照项城市人社局的要求提供完整证明材料,随后上报周口市人社局进行修改。


  (丁先生留言和有关部门最新回复)


  新城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宋所长确认了丁先生反映的问题,但表示由于丁先生无法提供当年缴费时的缴费收据,错账业务暂时无法修改。


  宋所长介绍,错账问题主要集中在2010 - 2016年现金缴纳阶段,目前已经收到20多名群众的反映。其中,个别群众按要求提供了完整材料,问题得以解决,而其他群众则因无法提供当年缴费收据,错账仍未得到修正。对无法提供完整材料的村民信息,宋所长说,“我们统计汇总并上报到项城市人社局,希望能放宽修改错账的条件。”


  关于缴费专票的问题,常楼村党支部书记表示,在2016年村里进行养老保险金收缴前后,从未收到过新桥镇提供的票据,因此无法给村民开具。


  顶端新闻记者将上述情况反映至项城市人社局。一工作人员称,早些年由于制度和经办流程的原因,确实出现过错账漏账问题,但现在可以通过提交材料进行修改,“必要材料最主要的就是收费人员开具的收据,大队开的证明除此之外,还有当年缴费的账本以及花名册。”


  3月25日,针对新城镇常楼村村民养老保险统计中出现错统、漏统的问题,项城市人社局社保中心负责人称已及时向领导汇报。同时,建议由新城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与常楼村共同对2016年养老保险收缴情况进行核实统计,完成后双方签字盖章确认。此后项城市人社局就此情况向周口市人社局汇报。


  急难愁盼,上顶端@领导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果你遇到“急难愁盼”的事,均可通过顶端新闻“我想@领导”问政平台留言,我们核实情况后,将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转办。


  具体留言方式:


  1.打开顶端新闻手机客户端,底部菜单选择“我想@领导”即可进行留言;


  2.点击“我想@领导”问政平台即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