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养老”多维服务供给 绘就最美“夕阳红”
在幸福良渚邻里荟社区食堂里,89岁的程明政端着热气腾腾的豆浆和包子,笑呵呵地和邻桌的老伙计们聊着家常;在瓶窑老年电大,时装模特班的阿姨们展现独属于银发模特们的从容之美......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余杭各个养老服务点的日常剪影。2024年,余杭以“舒心养老”服务体系为抓手,用一餐饭、一堂课、一份关怀织就养老幸福网,全区178个助餐服务机构累计提供就餐服务370万人次,日均助餐人数达1.3万人次;完成老年电大招生3.5万余人,让全区老年人感受到“朝夕美好”的温度。
乐享康养,家门口的“幸福家”
上午10点30分,幸福良渚邻里荟社区食堂里飘出阵阵香气,红烧肉、清蒸鱼、时令蔬菜等八道菜品在取餐台上一字排开。88岁的独居老人周文芳刷市民卡支付了5元,“以前一个人做饭总是凑合,现在每顿一荤两素才花10块,政府还给补贴5块”。她指着餐盘说:“这些简单的家常菜吃得心里暖。”
更让老人们称道的是“流动餐车进村社”服务。“以社区食堂为中心,我们的送餐车每天穿梭在周边村社的7个助餐点,将热饭热菜送到老人家门口。”社区食堂运营方“三乐养老”负责人莫益强介绍说。
这样的温情画面背后,是一组硬核数据:2024年全区助餐服务机构累计服务370万人次,全面开展“社区幸福食堂”计划,新增“全龄友好、普惠优享”社区食堂10家,有效助力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
既要“食”有所依,也要老有所“养”。在幸福良渚邻里荟三楼还有一个嵌入式养老机构——良渚街道百岁幸福家。“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护下,我现在能够自行如厕、穿衣、洗漱,甚至脱离助步器走几步了。”张大伯竖起大拇指说道。而去年底刚入住时,他因脑出血、左侧肢体偏瘫等多种疾病,生活几乎无法自理,情绪也较为消极。
记者了解到,良渚街道百岁幸福家由专业养老服务公司运营,不仅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和护理团队,还引入了先进的康复设备和照护理念,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护服务。目前已成功入选2024年度杭州市嵌入式养老机构创新实践案例,成为养老服务领域的标杆。
像这样的定制“幸福家”,在余杭还有很多。比如,依托径山花海、鸬鸟山沟沟等旅游资源设置的康养旅居型百岁幸福家;依托老街文化资源设置的人文休闲型百岁幸福家;还有依托未来乡村、未来社区等数字资源设置的智慧养老型百岁幸福家等。“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有166个百岁幸福家,整合利用村社养老设施等资源,建立‘家门口’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银发群体舒心养老。”区民政局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科科长李斌介绍说。
“银杏学堂”,点亮银发精彩生活
“一二三,走……”上午9点,记者走进瓶窑镇老年电大,还未走近教室,远远就听到一阵十分富有力量感、节奏感的脚步声。走进时装模特班,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精神矍铄的学员阿姨们,她们大步流星、气质洒脱,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自己的手臂,走秀的身姿轻盈又有力。
60岁的学员凌菊花正和同学们排练,她高挑的身材和自信的笑容彰显出银发模特的超凡气质。“我已经在这里学习了3年,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不知不觉自己的体态、气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老年大学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可以展现风采的舞台,也让退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凌菊花十分感慨地说。
“我们班学员的平均年龄60多岁,她们对学习的态度和对诠释时尚的热爱,都令我十分感动。”今年70岁的李丽华是时装模特班的老师,从事中老年教育已经20多年。“这批学员都是从零基础‘小白’一步步蜕变,到如今大家已经能够登上舞台表演,甚至去韩国等国际舞台参加文化交流,自信大方地展示中老年人的智慧与美丽,大家都感到很有成就感。”李丽华说。
这座没有围墙的“老年学堂”,除了时装模特班外,还开设了舞蹈、书法、绘画、智能手机应用等多种课程。“目前共开设了21个班,学员达到700余位。我们认真分析学员们的需求设置课程,比如眼下AI很火,我们的智能手机应用课一边教学使用,一边也给大家科普相关知识,让授课内容更加符合老年人的实际应用场景,也让大家跟上时代的发展。”瓶窑镇老年电大相关负责人倪酉豏介绍说。
而这只是我区打造“共融合”银龄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通过统筹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家门口老年大学等资源,建设融合式、共享式学习教育阵地,确保长者衣食住行无忧之余,在文娱活动中展现自我、享受生活。2024年我区已建成老年电大教学点248个,实现三级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同时,推动“银龄志愿服务”拓面升级,创建“共享式”老年友好品牌,区注册登记老年志愿者人数超3.2万人,培育60周岁以上非遗传承人3人,激活银龄群体创造力。
创新引领,打造银发产业新高地
“以前洗澡要站在浴缸里,我八十岁了手脚不灵活,爬进爬出不方便也很不安全。现在改成了淋浴房,有折叠座椅能翻下来坐着冲澡,马桶改成了带扶手的智能马桶,地面还增加了防滑地胶……”家住良渚文化村的黄大伯兴奋地介绍着家中改造一新的卫生间。
整个改造共计花费3.2万元,黄大伯申请了居家适老化补贴,购买材料的费用可以报销60%,最终补贴了1万多元。不仅是黄大伯家,全区许多申请适老化改造的老年人也都完成了补贴申请,到账的通知陆续发来。
为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升级,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我区充分利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携手优质银发企业服务商优化产品供给,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切实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本次改造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厨房环境改善’等,为有需求的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李斌介绍说,截至目前,共完成适老化改造审核1366户,发放补贴1300余万元。
银发经济已成为发展新动力。我区通过充分挖掘西部乡镇的旅游资源,打响康养旅游品牌,探索以“农家乐+民宿+康养”创新模式,发展兼顾旅游、保健、休闲属性的康养旅游产业,形成鸬鸟中大朗园康养基地、径山竹茶园等6个康养旅游品牌。同时聚焦智能辅具类、智慧养老类、生命健康类、老年益智类、产业融合类5大方向,引进和培育银龄产品创新型企业65家,累计完成产业投资超20亿元。
接下来,余杭将持续深耕“舒心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以多维养老服务供给打造银发经济先行区,不断为辖区长者营造更加幸福、便捷、舒适的养老环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