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在阳江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出席大会的市人大代表通过投票方式,决出2025年度阳江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内容涵盖养老、教育、就业、底线民生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阳江市2025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具体包括:


  一、推进养老服务。持续推进“长者饭堂”建设,实现镇(街道)“长者饭堂”全覆盖,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推广为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银龄安康”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超1300人次,全市养老机构院长培训上岗达100%。


  二、巩固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社会救助差距,农村低保标准占城镇低保标准的比例达到77%以上(具体以省、市文件为准),城乡低保补差水平不低于当地现行水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全市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2410元,散居孤儿(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1559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209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280元(具体以省、市文件为准)。


  三、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新建2个以上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中心,由优质幼儿园牵头培育6个以上学前教育资源共同体;新建2所以上义务教育乡村温馨校园。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从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阶段生均拨款政策向特殊教育倾斜,惠及全市残疾学生。


  四、强化粮食和食品安全监管。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完成全市夏、秋两季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抽检稻谷样本62个。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食品抽检量达到6.5批次/千人,不少于17043批次。开展全市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完成快检140400批次。


  五、关爱孕产妇、新生儿健康。为10566名(预测数)孕产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12547名(预测数)新生儿免费提供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早产儿视网膜筛查。


  六、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超1000人次。强化家校社协同,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超300场次专题教育、家长课堂等活动。加强12355服务建设,向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个案帮扶等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活动超200场次。


  七、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动工建设阳江市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项目,推动大河水库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供水水质保障。


  八、保障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依托深入社区、村居、邮政等就近可达的服务网点或场所,在江城区、阳东区、阳春市和阳西县共新建4个就业驿站,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开发储备300个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的就业困难群体等。募集就业见习岗位 1500个,提高青年就业能力;吸引超1000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阳江市稳定就业,按规定给予就业政策扶持。


  九、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动工建设广东省(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现代林业三产融合—林下经济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金鸡岭森林公园、国有花滩林场和国有阳江林场开展林分优化建设、林业产业建设、林业基础配套建设、森林利用建设等,提升绿美生态环境。


  十、实施“生命守护”工程。建设社区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基地,乡镇(街道)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实现全覆盖,全市应急救护培训持证人员新增10000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80000人次。